2月12日,徐州市雲龍區“學法促穩定 助力新發展”法治遊園會活動在民法典主題公園火熱開展,現場人頭攢動,歡聲笑語不斷。
此次活動由雲龍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司法局、區人社局、翠屏山街道辦事處、雲和社區、雲飛社區聯合舉辦,通過“法治+文化+服務”融合發力,為轄區居民、新業態勞動者等送上元宵節“法治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合影
法治燈謎寓教于樂 普法宣傳入腦入心
伴隨著喜慶的鑼鼓聲和精彩的開場表演,一場融合民俗與歡樂的法治遊園會在眾人的歡呼與期待中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法治燈謎區被紅彤彤的燈籠裝點得喜氣洋洋,燈籠下懸挂著精心設計的法治謎語,吸引著男女老少爭相競猜。“村前別後,又登前程,打二字法律詞語”“巧婦當家,人民做主,打一勞動保護用語”……大家欣賞著五顏六色的燈謎,或駐足凝思,或小聲探討,共同體驗猜燈謎帶來的樂趣。
“這些謎語不僅有趣,還能學到法律知識!”帶著孩子參與活動的張女士表示,她一邊猜謎,一邊給孩子講解謎底背後的法律常識。據雲龍區司法局工作人員介紹,法治燈謎內容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特別聚焦贍養繼承、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農民工權益保護等熱點問題,通過“謎面生活化、謎底法治化”的方式,讓普法宣傳更接地氣。
互動遊戲趣味十足 非遺民俗甜蜜攢勁
活動設置法治套圈、夾“元宵”等趣味互動遊戲,家長和孩子們在社區志願者的引導下,自覺排隊、積極參與,他們全神貫注瞄準目標,一次次擲出手中的套圈;用長筷小心翼翼夾起滑溜溜的“元宵”,爭分奪秒地運送進“鍋裏”,陣陣加油聲、喝彩聲相互交織,將活動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參與互動的群眾還獲得了精美的法治紀念品,進一步激發了學法用法的積極性。
非遺糖畫展位,民俗老師們以勺為筆、以糖為墨,手腕翻飛間,一個個“法”字、生肖圖案躍然板上,引得圍觀群眾連連讚嘆。
喜氣洋洋又法韻十足的打卡墻,同樣吸引大量群眾駐足,伴隨“咔嚓”一聲快門聲,一幅幅溫馨畫面就此定格,化作“法治春風”浸潤群眾心田。
活動現場
情係新業態勞動者 法治護航暖“新”助發展
法律服務區邀請雲龍區法律援助中心、雲龍公證處、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社區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和民革雲龍區基層委員會一支部的黨員律師、法官等組成法律服務團,與健康諮詢區的醫務人員共同“坐診”,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健康教育和義診諮詢等服務。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如何確定勞動關係?”“快遞丟失,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面對新業態勞動者的提問,法律服務團結合各自工作職能,深入淺出地講解勞動合同、依法維權等相關政策法規,引導大家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共發放勞動用工法律知識宣傳冊、農民工法律援助手冊、公證便民服務指引等宣傳冊2000份,解答法律諮詢30人次。
“今天不僅玩得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知道了遇到勞動糾紛該怎麼維權,帶著滿滿收穫回家,很暖心!”快遞員小李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法治元宵”大禮包,笑著説道。
此次法治遊園會活動,將傳統文化與法治宣傳相結合,既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又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今後,雲龍區司法局將持續探索“法治+民俗”普法新路徑,用心推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作品、生動形象的典型案例,讓法治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圖 周夢瑤 許晨 王珮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