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國字號數字“試驗田” 江蘇這麼種
2025-03-20 09:28:5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爭當數字經濟改革破局“先行者”、創新策源“排頭兵” 國字號數字“試驗田”,江蘇這麼種

  國家數據局近日正式批復天津、河北(雄安新區)、上海、江蘇等7地開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標誌著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深化改革與創新突破的新階段。

  承擔如此重要使命的國字號試驗區,為何花落江蘇?江蘇又將如何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在數字時代挑大梁、打頭陣?

  有數字底氣,也有轉型勇氣

  國家為何要適時推出試驗區建設?據了解,在我國數據産業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數字經濟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許多觀念亟待加快轉變,許多未知領域需要試驗探索,許多管理制度需要創新改革。國家數據局以試驗區建設為抓手,進行系統性改革探索,破解數字經濟發展瓶頸,為全國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

  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江蘇是全國第三個“千兆城市”全覆蓋省份,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5G”,一條條看不見摸不著的算力“高速公路”已經建成。江蘇算力版圖不僅覆蓋廣、算得快,而且算得聰明、算得準。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項目實現1000公里長距離無損傳輸驗證,居國際領先地位。截至目前,全省在用標準機架47.3萬架、在用算力37.9EFLOPS(FP32),其中智慧算力佔比60%。

  有數字底氣也有轉型勇氣。江蘇敢於在數字化轉型路上亮劍、出招,一連串全國領先的亮眼成績彰顯轉型成果:2024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1.8%。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營收2.46萬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1.57萬億元,規模均居全國第二。累計創建燈塔工廠13家、國家卓越級智慧工廠24家,均居全國第一。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準連續10年全國第一,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連續4年全國第一。

  數據只有加速流動,才能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江蘇近年來匯聚起海量的高品質公共數據。僅2024年,省公共數據平臺就新增匯聚數據556.77億條,治理形成標準數據315.72億條。省公共數據平臺日均交換數據3.32億條次,向社會開放數據1.69億條,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正加速構建,日益豐富數字社會、數字消費、數字金融等場景。

  立足戰略全局,謀劃種好“一塊田”

  隨著試驗區的批復落地,江蘇怎樣種好這塊國字號數字“試驗田”?

  “江蘇省高度重視,將其放在全省建設‘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全局全面謀劃,把試驗區建設作為助力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舉措。”省數據局副局長李秀斌説。

  國家出題、江蘇答題。江蘇聚焦數字産業“大而不強”、數字化轉型“泛而不深”等突出問題,按照國家數據局確定的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佈局、突破關鍵核心數字技術、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推進適數化改革5個方面重點任務,開列5張任務清單,梳理重要政策、重大改革、綜合授權事項、預期成果、重大工程項目等,全面深化試驗區建設方案編制工作,按程式報批後,全面啟動試驗區建設。

  在試驗區具體“施工”過程中,江蘇省將堅持“點線面體”發力,即抓好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點“點”上建設,推進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等多元場景“線”上推進,發揮省級部門統籌協調機製作用“面”上協同,打造試驗區重大平臺、重要政策“體”係,連點成線、聚線成面、面動成體,著力探索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的可行路徑,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

  既做好規定動作,也做好自選動作

  圍繞試驗區建設,江蘇省將因地制宜,創新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數字産業集群培育、數字化轉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4大工程。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突出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管理體系,開展公共數據資源“一本賬”試點,全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動態發佈全省數據資源和數據産品“兩張清單”;推動公共數據與企業數據融合開發,促進數據交易流通,加快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探索數據跨境流動雙向合規路徑,推動發展“離岸數據加工”等數據貿易新業態,提升數字貿易質效。

  數字産業集群培育方面,江蘇省將一體推進特色産業、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借助省戰略性新興産業母基金、省數據産業和平臺經濟基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匯聚數字産業,“一群一策”,以數字技術創新突破、數字經濟特色産業園建設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為主抓手,加快構建數字産業集群體系。

  産業數字化、城市全域數字化,江蘇數字化轉型考慮“兩條腿齊步走”。一方面,以新一輪智改數轉三年行動為主抓手,深化製造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模式創新;另一方面,立足實施省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堅持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培育數字社會重大場景和數據融合應用場景,推進適數化制度創新。

  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江蘇省將以推進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一體化算力網試點和國家聯網試點建設為契機,推動開展“人工智能+”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省大模型開發應用,統籌實施光網江蘇、5G江蘇、算網江蘇等系列工程,加快建設可信數據空間、高品質數據集、智算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為江蘇科技跨越發展、産業優化升級、生産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抓手。

  號角已然吹響。李秀斌表示,江蘇力爭通過試驗區建設,形成一批突破性、示範性的創新發展經驗和成熟模式,爭當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改革破局“先行者”、創新策源“排頭兵”,為全國先行探路。(新華日報 記者 聶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