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著名風景區牛首山下世凹桃源中的納福德金陵文化行館(以下簡稱“行館”),有一處山水相依的景觀,俘獲了無數遊客的心:雨水、泉水日積月累形成的湖畔盡頭,有一座度心亭,憑欄仰望,牛首山佛頂宮、佛頂塔盡收眼底,如入禪境;湖畔邊,不僅有根深葉茂的百年香樟樹、石榴樹等名貴花木,還有佔地十余畝的桃園,宋代的石香爐等古物;抄經堂、中醫館、美食坊、禪茶屋、書畫廳等分佈在園區各處……佔地近百畝。如同公園一般的行館,滿園桃花迎賓來,遙指仙境納福德。
納福德金陵文化行館內桃花爭艷
3月23日上午,春意盎然的行館和風微煦、蝴蝶翩翩。在此舉行的2025牛首山納福德桃花藝術節開幕式,各路“神仙”齊聚,仿佛是一場穿越,把人們帶入金庸《射雕英雄傳》中的桃花島,逐夢“藝醫時空”。
兩位“80後”現身成頂流
納福德桃花藝術節致敬兩種桃花精神:一為陶淵明“忽逢桃花林”的出世澄明,一為白居易“山桃紅花滿上頭”的入世熱忱。名家雲集盛會,既能“獨坐幽篁裏”照見本心,又可“種桃種李種春風”滋養人間。
蒞臨開幕式的88歲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原美術史論系主任、牛首山佛宮起建藝術總顧問左莊偉教授,83歲江蘇省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長、著名書畫、鑒賞、史論大家蕭平教授,成為嘉賓中的頂流。兩位藝術家現身,穩穩噹噹地立在春風裏,人們的敬意油然而生。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由南京文化學者周學主持。他感嘆,正如蘇東坡的人生感悟“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正在這“伏流暗涌,生生不息”的創造性轉化之中,接續中華文化傳承的大道,又于身體力行的謙卑之中,孜孜以求地延續著文化中國的命脈。在數字經濟浪潮中,獨守一份“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人間清醒,和人生定力。
掩映于竹林與藥香之中的醫養行館,是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精神棲息之所。它倡導中醫的本質——尋病因治未病。堅持體悟自然、以文化養心的健康管理方式,從根源上預防疾病。此次桃花藝術節就是“藝醫融合”的有益嘗試。並且開館即展出書畫大家名家的精品力作,並由蕭平老師作《中國書畫的特質和鑒賞》講座,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藝術交流的獨特空間。
“這個春天,看見更多的美好”
行館的亭臺樓閣皆以“無境”“無垠”“無量”“無心”“無我”“無念”等禪文命名,頗見一步百年,一履千載之氣。“無境”門口矗立著一對老石瓶,被歲月打磨得斑駁點點,呼喚著歲月靜好。
開幕式在這樣的氛圍中如約而至,眾嘉賓個個眼裏有光。
徐高平董事長在致辭中説:“納福德秉承‘文化養心,中醫養生’的理念,致力於傳播並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探索延年益壽之道。希望通過自然與人文的結合,以桃花為媒,以藝術為橋,展現自然之美、文化之韻與健康之道的融合,為大家帶來身心的和諧與健康。”
蕭平教授在致辭中説:“3月的春天,春和景明,草長鶯飛。算上今天,我是第三次來到納福德。第一次來在後山走了一圈,滿園桃樹還未見綠。第二次來時,桃花初芽含苞待放。今天來已見滿園桃花盛開。牛首山本身是跟藝術聯繫在一起的,桃花又蘊含著深層次的美,在這個季節舉辦納福德桃花藝術節,非常有文化意義,也更為有趣。這個春天,人們可以看見更多的美好。”
鄒亞軍教授在致辭中説:“南京這個地方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自然地理風貌,同樣也引申出獨特的人文關係,這是我在南京生活了40多年的感悟。從我自己學科研究的角度,特別是近現代國家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敏感的其實不是我們,而是自然界的植物。納福德注重‘養生文化’的探索,並借助桃花藝術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享受美好生活的空間。”
“藝醫融合”,在需求中看見彼此
闊步4年的行館,一直備受中醫界、藝術界和廣大遊客的青睞,參與者不單是被定義的對象,更是主動的創造者和表達者。
書畫名家蕭平、管峻、高雲、趙治平、柳正梅、王嵐、王衛軍、錢俊達等,或曾在春天來此遊園望柳,夏日賞荷捧月,冬天尋梅踏雪,秋天登高賞楓;或曾下榻客房揮毫潑墨,畫山拓木,筆意中抒發對金陵山水城林的摯愛。
行館醫道,也恪守傳統。諸如為客戶做體質“五行”辨識,提供中草藥藥浴包,睡前泡浴、五行香熏等。通過中醫開脈調理,打開特定穴位,加速加快到達病灶解決問題。此外,根據個體特徵,針對性配以藥膳及養生餐、中草藥藥蒸、艾灸等綜合手法,解決各類病因,讓人由內而外煥發新生。
嘉賓留影
一言以蔽之,“藝醫融合”,在需求中看見彼此。
開幕式後,桃花藝術節開館“蕭平教授作品展”亮相。展廳內,蕭平教授的人物畫、潑墨畫、寫意花鳥、靜物《放筆寫河塘》《米顛拜石》《新疆印象》《黃山雲海》《荷花》等作品,題材廣泛,筆力不凡。
以向前輩致敬而同步展出系列工筆花鳥作品的畫家錢俊達,《蝴蝶戲枝》《喜鵲》《白鴿》等作品,技藝紮實,充滿寫意精神。
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蕭老與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錢俊達,年齡相差幾十歲,但卻不約而同地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尋找筆墨的呼吸節奏,藝術家的特質與風格十分突出。他們的作品將自然意象融于筆墨,表現了以珍愛草木之心體悟藝術真諦的創作態度。
雅集養心,行館處處詩意盎然
行館對藝術的一往情深,有跡可循。
院門處的對石,意為開門見山。以此寓意鎮邪阻穢,守源清正,正是醫養理念的體現。
書法家管峻題寫的“納福德”院門匾額和院門對聯《杏林仁術福春暖,橘井良醫德泉香》,以及“海納百川,福澤蒼生,德行天下”的行館座右銘,浩蕩正氣撲面而來。
主理人周蘭坦言:“養生無需故弄玄虛,予人健康便是真經妙語!人們工作之餘,遠離喧囂的城市,來行館隱居幾日調養體驗,賞字觀畫,感悟藝術與自然,人生之美不過如此。”她深以為然。
不可否認,在繁重甚至是失序的現實生活壓力面前,許多人一切預判的、經驗的設想都會變得不堪一擊。醫養的隱性需求正在增加。
行館創辦4年來,一直在以獨有的方式為身處壓力圍城的人尋覓出路。
行館深化文化課程內涵,各類雅集層出不窮,定期舉辦國學講座、禪修之旅、古琴鑒賞、吟詩誦讀、學琴賞琴、書畫筆會、紅酒品鑒、旗袍秀、漢服秀等文化內涵豐富的活動;知名導演山奇在行館講述《意·江南》的故事,江蘇廣電主持人于聰在行館錄製創業者訪談節目《創客來了》,混沌學園南京分社社長黃智威在行館和商學院同學們縱論茶文化……
桃花節上展出的文創藝術品
顯而易見,行館儼然是一個以中醫康養為主題的生活體驗館,這裡匯聚了中醫、文化、文創、餐飲、住宿、休閒、品茗等元素,致力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讓人們在這裡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昇華。(文/圖 梁平 范素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