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雷鋒精神”依然閃耀著光輝,激勵著每一個人去關心和幫助他人。在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就有這樣一位默默奉獻、踐行“雷鋒精神”的人——呂文興。
呂文興,今年52歲,是錫山區厚橋街道一名普通的農具攤販。呂文興外表看似平凡,衣著簡單,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無私的愛與奉獻。26年來,呂文興始終如一地堅持著自己的慈善事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真正的“雷鋒精神”。
呂文興
1998年,那年長江中上游發生特大洪水。呂文興那年剛剛下崗,手中僅有的192元生活補助還沒捂熱,便毫不猶豫地拿出20元捐給了受災地區。就這樣,呂文興的慈善之路悄然開啟。從此,呂文興每個月都會將收入的一部分用於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先後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超過200次,捐贈的回執和票據裝滿了一個黑色的公文包。
捐贈證書
每天淩晨3時30分,呂文興便會開著電動三輪車到9公里外的衛家塘露天農貿市場擺攤。儘管呂文興每天的收入不過幾十元,但他卻始終將做善事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先把錢捐了再説。”這是呂文興的慈善心得。儘管生活艱辛,但他始終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他的善行不僅改變了他人的命運,也讓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光彩。呂文興的臉上總是挂著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希望。
在呂文興的心中,慈善並不僅僅是金錢的捐贈。呂文興認為,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即使是微小的善舉,也能給他人帶來溫暖。呂文興的兒女們在他的影響下,也逐漸養成了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妻子魯華蘭回憶,兒子在一次實習中遇到了一名年輕人突發疾病,立即施救,最終將其救回。這樣的事跡讓呂文興倍感欣慰,孩子們在他的熏陶下,繼承了這份善良。
慈善的力量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而在於那份真誠的心意。呂文興的故事表明瞭生活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個人的財富,更在於用心去關愛他人。正如呂文興所説:“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奉獻一點愛心,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這樣的聲音,正是這個社會美好的迴響。(文/圖 厚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