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10時,伴隨著雄渾有力的引擎轟鳴聲,全球首艘三文魚養殖工船“蘇海1號”緩緩駛出廣州黃埔文衝船廠泊位,向著60海裏之外的南海海域揚帆試航。該工船可在黃海冷水團核心區域從事三文魚養殖作業,標誌著中國開始邁向三文魚深遠海養殖新時代。
養殖工船“蘇海1號”
“蘇海1號”由中國水産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設計,2023年初由廣州黃埔文衝船廠開工建造,總造價近6億元,船長249.8米、型寬45米、型深21.6米,養殖水體8.3萬立方米,排水量13萬噸,待穩定運營後,年三文魚養殖量可達8000多噸。
為推動我國三文魚養殖從淡水遊向海水、從陸基跨入深海,連雲港市海洋發展有限公司、連雲港市贛榆農發海洋産業發展集團攜手深圳大百匯集團,共同投資組建江蘇連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註冊地在連雲港),並將其作為“蘇海1號”投資運營主體。
“蘇海1號”是一座智慧海洋牧場。船上配備了養殖環境監控、集中自動投飼、船岸一體化管控等一系列先進養殖作業裝備,可為三文魚在深海環境中創造較好的生長條件。此外,它還具備全年連貫養殖的優勢,通過合理規劃養殖區域和時間,可實現三文魚錯峰上市、穩定供貨。
“蘇海1號”將於2025年秋冬季在連雲港海域正式生産作業。隨著相關配套體系逐步建成,“蘇海1號”將有力助推我國提升高品質三文魚的自給率,並加快港城乃至江蘇傳統漁業向深遠海養殖、遠洋捕撈轉型,釋放“藍色引擎”的澎湃動能。(文/圖 陶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