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與東臺市農廣校等單位合作,依託部、省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創新構建農民“中高職-本科”貫通培養模式,累計培養高素質、高學歷的新時代農民4582名。“這一模式打通了農民學歷提升的‘最後一公里’,為農民提供了從初級到高級的成長通道,確保他們既能掌握實用技能,又能系統提升理論水準。”該院院長傅宏慶介紹説。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當前農民群體在學習現代農業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設備等方面存在諸多制約因素,傳統的技能培訓難以從根本上破解該難題。中高本貫通培養模式充分整合職業培訓和成人學歷教育在農民教育培訓中的優勢,建立學分置換等機制實現農民培訓與成人學歷教育有效融合,暢通了農民學歷、能力雙提升的成長通道。
中高本貫通培養服務地方産業需求。該院聚焦東臺現代園藝産業發展需求,組建園藝專業“中-高-本”貫通專業,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員通過農廣校涉農中職註冊入學,進行“2+2”中高職銜接培養,期間需通過中高職轉段考試,取得高職文憑後通過成人高考進入為期本科階段學習。學員畢業後享受政府學費補貼和項目支持。
以實踐成果換算學分提高學習積極性。該院每年從東臺從事園藝産業的農民中遴選具備一定文化、學習意願強烈、産業初具規模的中青年農民進行定向培養;依託學分銀行,制定“學分置換”辦法,利用農閒時間組織學員開展短期培訓、技能比武、創業大賽,將學員的培訓證書、技能等級證書、榮譽證書及授牌、職業資格證書等進行學分認定,存入“學分賬戶”,申請換算相應學歷課程學分或免修相應課程。
打造高水準田間學校保障人才培養品質。該院依託學校生産實訓基地和周邊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等,建設高水準農民田間學校,利用智慧職教、“雲上智農”APP等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和生産實訓;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校地協同開展學員課程成績評價、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和創業業績評價等,保障教學效果。
據介紹,自該院農民“中高職-本科”貫通培養模式實施以來,已為江蘇省12個縣(市)培養大專以上農民大學生4582人。涌現出“全國勞模”潘裴、“昆山最美蟹後”許玉鳳等一批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成果獲江蘇省農技推廣二等獎,學校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優質校”。中央農廣校印發《高素質農民“培訓一中職一高職教育貫通培養行動”試點工作方案》,在全國推廣該經驗做法。該模式為破解鄉村人才瓶頸提供了可複製的“江蘇方案”,未來有望助力更多地區培育本土化振興力量。(文 王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