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多彩假日·多元消費|以舊換新“放大招”,綠色智慧好物“涌進”千家萬戶
2025-05-06 10:03:45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五一”假期是上半年的傳統消費旺季,也是廣大商家打折促銷力度最大的節點之一。電器、手機、家居賣場,以及汽車、電動自行車經銷商等也積極配合“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的良機,在國補基礎上,聯合生産廠家推出廠補、店補等疊加優惠,推動“真金白銀”補貼直達消費者。

多彩假日·多元消費|以舊換新“放大招”,綠色智慧好物“涌進”千家萬戶

  當下,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如火如荼。在新街口一家大型家電賣場,針對空調、冰洗、彩電、煙灶、手機數碼等品類,商家加大“以舊換新”補貼力度,最高單臺可補4000元。京東電器南京新街口店副店長張麗説,空調品類、廚具品類和3C品類,最近的客流量有非常明顯增長。從目前所有品類來看,空調的換新需求佔到整體換新需求的近40%,客戶對於綠色、節能、智慧家電的要求越來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等智慧化家電在此次“五一”假期也迎來了銷售高峰。在一家蘇寧易購門店內,前來諮詢和選購凈水器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市民李先生表示:“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和健康,家裏的舊凈水器用了好些年,趁著以舊換新活動,換一台功能更強大的,能更好保障家人的飲水健康。”該門店負責人介紹,“五一”假期,智慧凈水器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0%,具備高效過濾、智慧監測水質、可連接手機App遠程控制等功能的産品尤其受歡迎。空氣凈化器同樣熱銷,帶有除甲醛、殺菌、智慧調節風速等功能的款式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心頭好,銷售額較2024年同期增長了近40%。​

  連雲港萬達廣場內,電子數碼區人聲鼎沸。華為、小米店內,顧客們或低頭擺弄平板,或抬手試戴智慧手錶,沉浸式體驗新産品。“‘五一’假期出去玩、上興趣班、逛超市都會戴(兒童電話手錶)。”小天才電話手錶櫃檯的店員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伴隨著“五一”旅遊熱,兒童電話手錶也備受消費者歡迎。“像原價為999的Z6P,參加完國補只需要849。Z10的價格為2299,對比Z6P,這款有2+64G的記憶體,出國都可以使用。”

多彩假日·多元消費|以舊換新“放大招”,綠色智慧好物“涌進”千家萬戶

  除了新興的智慧家電外,傳統家電中的綠色智慧款也備受青睞。比如,具有智慧控溫、節能省電功能的冰箱,能根據衣物材質自動調節洗滌模式的智慧洗衣機等,銷售數據都十分亮眼。京東自營門店打造的家電家居一站購銷售數據顯示,智慧馬桶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20%,功能床同比增長超過300%,功能沙發同比增長超過330%。綠色智慧、家務減負、健康生活類電器已然成為“五一”假期銷售最火爆的商品。​

  不僅是家電,汽車消費市場同樣熱度爆表——

  “五一”當天,蘇州車展亮相,超10萬平方米的展區裏,匯聚了100多個全球汽車品牌和1000多款熱門車型,再加上多方面的政策補貼優惠,充分釋放“五一”假日的消費潛力。蘇州車展主辦方負責人彭建明介紹,國家以舊換新補貼,蘇州新能源汽車補貼,多重購車補貼疊加,各大汽車廠商也同時推出限時5天車展專屬“衝刺價”“一口價”等優惠政策,為消費者合力打造年度最佳購車時機。

  從4月30日起,鹽城陸續發放200萬元汽車消費券用於節日消費,其中,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重點傾斜。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客戶提前鎖定心儀新能源車型下訂,就等消費券發放後前來抵扣購車款提車。​

  5月3日,在連雲港比亞迪汽車門店,剛過上午10時,展廳內早已人頭攢動,洽談區的皮質座椅被坐得滿滿噹噹,不時傳來計算器按鍵的 “噠噠” 聲與顧客的討論聲。根據店員介紹,購車不僅可以享受以舊換新的補貼,廠家對於部分款式還有額外的補貼,海鷗款為3000元、海豚為4000元、高配車為8000元。5月1日至3日期間訂車,還能享受到政府的抽獎券,其中包含1000、2000和10000等獎項。

  “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是一場消費領域的變革,更是一次生活方式的升級。這場“以舊換新”消費熱潮,推動更多高品質的耐用消費品走入百姓生活,為商家打開新的增長空間,也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煥發出更強活力。(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王夢然 實習生 李軼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