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2025年皖南寫生活動圓滿收官
2025-05-12 15:55: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五月的皖南,山巒疊翠,粉墻黛瓦在晨霧與暖陽的交織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5月3日-10日,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的300位師生奔赴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開展了為期8天的春季寫生活動。此次寫生不僅是一次藝術實踐之旅,更是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深度融合的盛宴。

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2025年皖南寫生活動圓滿收官_fororder_640

寫生現場

  南京市寧海中學書記徒香福、校長劉宏業、副校長余萍、藝教處主任朱雲全程參與寫生活動,同時,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多位藝術家——副會長毛曉劍,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樊蕾、理事陳瑞等親臨現場,與師生們共同開啟這場藝術探索之旅。

  在寫生活動的啟動儀式上,徒香福書記深情致辭。他強調,多年來,南京市寧海中學始終秉持著“讓藝術紮根生活,讓創作源於自然”的教育理念,堅持組織同學們深入自然、深入生活。通過觀察自然萬物的形態、色彩與神韻,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錘鍊紮實的繪畫基本功。此次寫生課程更是學校精心籌備的重要教學實踐,特邀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藝術家們親臨指導,旨在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寫生技能,讓他們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2025年皖南寫生活動圓滿收官_fororder_640 (2)

寫生指導

  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介紹,過去十一年間,在高雲會長的引領下,學會始終秉持“畫好才是硬道理”“筆墨當隨人”的藝術理念,深耕中國畫學術研究與創作領域。與此同時,學會高度重視國粹藝術的傳承發展和青年人才的培育工作,攜手寧海中學共建美育教育基地,雙方凝心聚力,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毛曉劍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對於寫生的深刻見解。他提到,唐代張璪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至今仍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準則。此次寫生活動,就是要讓學子們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親身感受造化之美與人文之美。在皖南的山水之間,同學們可以通過畫筆描繪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感悟自然,將所見所感融入藝術創作,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水準和表現技法,為未來的藝術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2025年皖南寫生活動圓滿收官_fororder_640 (3)

寫生指導

  活動期間,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藝術家們穿梭在學生中間,耐心地為每一位同學講解構圖、色彩搭配、筆觸運用等技巧,從理論到實踐,手把手地指導學生提升繪畫水準。他們還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藝術創作經歷和感悟,激發學生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除了日常的寫生創作,此次活動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交流與研討活動。師生們圍坐在一起,共同欣賞彼此的作品,分享創作思路和心得。藝術家們對學生作品進行了細緻的點評,既肯定了同學們的優點,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並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種互動交流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們在藝術技巧上得到了提升,更開拓了他們的藝術視野,培養了他們的藝術思維。

  多年來,南京市寧海中學與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學校聘請學會的一批優秀藝術家擔任美育導師,雙方聯手打造美育基地。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學校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接觸藝術大師、感受藝術魅力的優質平臺,讓學生們能夠獲得最前沿、最專業的藝術指導,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藝術人才提供了堅實的教育資源保障。此次皖南寫生活動,正是雙方合作成果的一次生動展示。

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2025年皖南寫生活動圓滿收官_fororder_640 (1)

活動合影

  隨著寫生活動的結束,300位師生帶著滿滿的收穫和一幅幅精彩的寫生作品踏上歸程。這些作品不僅是學生們藝術成長的見證,更是他們對皖南山水、人文的深情詮釋。南京市寧海中學美術班的皖南寫生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藝術素養,也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學校與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學生在藝術的道路上綻放光彩,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為我國的藝術教育事業和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力量。(文/圖 蘇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