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5中國南京(國際)礦物寶石化石博覽會(以下簡稱“南京礦博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活動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南京大學、江蘇有線共同主辦,以“礦蘊金陵 紫氣東來”為主題,打造一場集學術、藝術、科普、貿易於一體的全球盛會。
部分嘉賓合影 供圖 組委會
現場,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會創會會長壽嘉華表示,這場匯聚全球智慧、融合多元文化的礦物盛會,將為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科普教育開闢新路徑,為文明互鑒搭建新舞臺。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索文斌表示:“本屆南京礦博會不僅是一場礦物寶石化石的視覺盛宴,更是中國礦業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南京大學將為推動全球礦業高品質發展,彰顯中國在全球資源對話中的智慧與擔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布萊恩·李斯分享 供圖 組委會
美國時尚礦物公司創始人、總裁布萊恩·李斯在現場分享了他眼中的“礦物無國界”,他認為南京礦博會這樣的展會規模,讓人們認識到地球自然瑰寶的價值,並幫助人們領會了保護地球環境、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遺産的重要性。
莊傳偉講述 供圖 組委會
從電視熒屏到元宇宙展廳,當礦物遇上5G,江蘇有線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傳偉講述了如何以數字技術喚醒“石頭的記憶”背後的故事,他邀請與會者來到2025南京礦博會展廳現場,觸摸地球脈搏,登錄江蘇有線的“雲上寶藏”大小屏融合平臺,感知科技脈動。
本屆南京礦博會匯聚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境外展商,其中境外展商佔比超過20%,總參展企業超500家,展覽面積達4萬平方米,設置800個國際標準展位,涵蓋國際礦晶區、珠寶區、化石區、隕石區等八大展示區域。
紫晶“寶船” 供圖 組委會
走進核心展區,觀眾將近距離邂逅“鎮館之寶”——紫晶“寶船”,這艘承載1.34億年地質密碼的“紫色方舟”産自烏拉圭阿蒂加斯省,2018年從阿蒂加斯礦區的海量礦石中被發掘,今次首度亮相南京礦博會,為觀眾揭開地球億年奧秘的神秘面紗。
國際博物館文化發展交流大會現場 供圖 組委會
“5·18國際博物館日”將至,第三屆“國際博物館文化發展交流大會”在5月15日下午舉行,圍繞“自然與文化”“礦物修復與傳承”“用好博物館資源、傳播科學家精神”等主題展開深度探討,為南京建設“國際博物館城”注入新動能。(文 王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