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宜興丁蜀鎮,一把紫砂壺不僅承載著千年陶都的文化底蘊,也映照著一群特殊匠人的追夢之路。
宜興市愛德陶藝社創始人馬偉忠,這位榮獲無錫市“五一”勞動獎章及“陶都好人”“無錫好人”“江蘇好人”榮譽稱號的殘障創業者,正用匠心點亮更多特殊群體的希望之光。
文化助殘 紫砂重“塑”新生
“紫砂壺的製作只需要一張桌子就可完成,對於腿腳不便的人來説,可就地就業。”從修錶匠到運輸批發,再到紫砂助殘帶頭人,馬偉忠深知手藝對殘障人士的重要性。
2014年,他在宜興市殘聯支持下創辦愛德陶藝社,將殘障紫砂藝人聚集起來,為他們提供學習交流、技能培訓、大師結對、作品推介及銷售的平臺。
“我們助力殘障人士與大師一對一結成師徒關係,從零基礎到取得專業職稱,從初級職稱晉陞高級職稱,經過大師指導,社員們的自信心得到極大提升,對紫砂鑽研的更多了。”
除了對接國大師指導、組織職稱評定、開拓銷售渠道,幫助殘疾紫砂藝人提升技術水準外,社裏還開展老社員帶新社員的活動,以殘助殘,提升陶藝社的凝聚力,也會帶領殘障人士到全國各地舉辦展覽和展示,提升他們的創作熱情。
馬偉忠説:“創辦陶藝社的目的就是希望以文化助殘的方式,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基本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極大地改善了生活,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後盾保障 金融活水紓困破局
在宜興市愛德陶藝社工作室隔間內,臧記珍正全神貫注地手制壺把,一筆一劃修整出把手弧度——這是她與高級工藝美術師曹婉芬結對學習以來的成果。“在和大師的結對下,我的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開心地説。
像臧記珍這樣的殘障手藝人,社裏共有100多名,佔全鎮的大多數。從最初的20人到如今的100人,陶藝社給有的社員提供獨立的工作室,也方便了社員間的互動交流,社員們製作的作品均由社裏負責推廣和銷售,保障社員們的收入。
臧記珍製作壺把
然而,傳統手作紫砂壺週期長、成本高,電商直播低價競爭激烈,2020年疫情衝擊下,陶藝社一度虧損。“庫存積壓,殘障手藝人收入難保障,我只能咬牙墊資兜底。”馬偉忠坦言。
轉機出現在2023年,郵儲銀行宜興支行主動上門,為其發放300萬元“紫砂貸”,無需抵押且週期長、利率低、放款快。“這筆資金不僅緩解了我們貨品積壓壓力,更為陶藝社後續保障殘障人士學習交流、技能培訓、基本收入等提供了後盾。”馬偉忠感慨道。
郵儲工作人員走訪調研
創新模式 “金融+”行穩致遠
“紫砂貸”的輻射遠不止一個陶藝社。在紫砂從業者佔比43.5%的丁蜀鎮,郵儲銀行紮實推進專班走訪,開展名單制地毯式走訪調研,在省行“一行一品”號召下,率先推出了適合紫砂行業的特色信貸産品,根據紫砂工藝師、紫砂電商客戶的不同需求,可提供上限300萬元的貸款資金支持。
木石陶文化數字産業園負責人賀海洋表示:“生産商因需提前支付原料費和工資,資金週轉需求較大。郵儲銀行創新的紫砂貸,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商家和生産商的資金週轉問題。”
郵儲工作人員走訪調研
他補充道:“我們也在做地理標誌認證等工作,後續將結合溯源系統,從行業的角度來講,規範紫砂商品品質(泥料、工藝),提升消費者信任度。數據中臺整合全産業鏈信息後,構建風控模型可為金融機構提供動態風險評估,助力産業健康平穩發展。”
為紫砂藝人“貸”去資金活水,讓傳統手藝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如今,“紫砂貸”的輻射效應正重塑整個産業鏈。截至目前,“紫砂貸”純信用貸款達7000萬元,探索出金融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徑。(文/圖 楊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