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泰州市“‘典’護營商 ‘法’促民企”民法典宣傳月暨“普法直通車·法企面對面”海陵行活動在泰州文化創意産業園舉辦。
參觀現場
活動前,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小兵一行參觀了海陵區營商環境體驗館、東部新城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海陵區普法集市,對海陵以法治力量護航民營經濟發展“更進一步”的工作舉措和成效表示充分肯定。
辯論環節
活動中,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海陵工業園區管委會、南師大泰州學院建立了“政、企、校”三位一體的法治建設研究合作模式,司法行政將護航法學院“智囊團”在海陵工業園區的“主戰場”紮根,實現“法治鏈”與“産業鏈”的雙鏈融合。活動組建了首批“法企同行”普法服務隊,海陵區的5家優秀律所將深入園區、走進企業,開展法律宣講、風險排查、糾紛調解等“一站式”服務。兩名律師代表對“律企同行 法護營商”優秀法律服務案例進行宣講,為企業應對複雜法律問題提供了“解題思路”。最後,海陵區青年律師代表與南師大泰州學院法學院學生代表還帶來了一場以“柔性執法與剛性執法,哪個更有利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題的精彩辯論。
走訪調研
2025年以來,海陵區用“法治+”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增強企業法治意識,組建由行政執法人員、專職律師、“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等組成的普法服務隊,走進企業開展“法企面對面”活動,了解企業法律需求,目前已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100場次,解答企業法律問題50多個;“法治+監督”提高行政執法效能,推出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先行官”和“觀測點”項目,發放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聯繫卡,邀請優秀企業家、行業協會代表、法律工作者等作為“先行官”深度參與涉企執法全流程監督,發展重點企業、産業園區等涉企服務場所作為“觀測點”實時記錄執法行為,收集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法治+服務”提升企業管理水準,整合法律服務資源,組建涉企公共法律服務團,開展涉企“法治直通車”專項行動,目前已服務中小企業326家,幫助企業審查合同200份,參與化解涉企糾紛64件,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84條。
下一步,海陵區司法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讓“到海陵、肯定行、一定贏”不僅是一句承諾,更成為企業可感可知的法治溫度,助力所有民營企業在法治沃土上拔節生長,為海陵“幸福之區、品質之城”建設注入磅薄動能。(文/圖 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