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蘇超”破圈 “全民大賽”何以煉成
2025-06-03 09:54:3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端午假期十八萬名球迷涌入主場觀賽拉升文旅消費 “蘇超”破圈,“全民大賽”何以煉成

  5月10日揭幕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簡稱“蘇超”),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迎來了第三輪較量。線下場均觀眾破萬,線上直播熱度飆升,超過18萬名球迷涌入各個主場城市觀賽,主場6個城市的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這場以“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為內核的賽事,用一組組硬核數據,印證了一場真正“破圈”的群眾體育賽事是如何煉成的。

  賽事火爆 全民參與掀起熱潮

  6月1日晚,作為聯賽第三輪壓軸大戲“蘇A蘇B大戰”的戰場,南京五台山體育場座無虛席,近1.6萬名球迷打著雨傘、穿著雨披,觀賽熱情絲毫不受大雨影響。官方數據顯示,前兩輪聯賽場均上座人數達8798人,超過中甲、直逼中超。第三輪賽事熱度繼續攀升,全省6場城市足球對陣賽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場均觀眾更是突破萬人。徐州場臨時將比賽場地換到當地最大的奧體中心,現場涌進22198名觀眾。

  “蘇超”不僅是一場足球賽事,更是城市文化與地域認同的生動呈現。“為城市榮譽而戰”的賽事口號精準觸達了江蘇人的集體情感,吸引了資深球迷和普通市民的廣泛參與。在6月1日鹽城隊、淮安隊的兩強對決現場,專程帶孩子觀賽的鹽城市民李曉坦言,“上次看球還是大學時看2014年世界盃,這次特地來為家鄉隊加油,鹽城隊出場時全場喊‘加油’,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鹽城球迷孟天佑表示,“‘蘇超’太火爆了,身邊好多人因為看了比賽又重新燃起了運動熱情。”他專門購買了運動裝備,準備和朋友們組局踢球。讓一個個普通市民成為城市最好的“氛圍組”,聯賽一舉激起民間參與熱情,在江蘇各地掀起體育熱潮。

  江蘇一直是足球的熱土,這是“蘇超”成功的核心。江蘇省足協副主席王小灣提到,省內足球基礎紮實:5支男子職業俱樂部,青訓、體教融合為足球人才的培養打下基礎。徐州“村界杯”,蘇州、南京作為“全國足球重點城市”的民間熱度,為“蘇超”的火爆埋下伏筆。《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及足球,明確將城市聯賽作為文旅體融合新亮點,加快三大球振興發展。2017年《江蘇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提及2025年實現的諸多目標,包括擁有100所足球後備人才示範學校、3000所足球特色學校、4000家註冊業餘足球俱樂部、8000塊足球場地等。長期佈局,久久為功,才有今天“蘇超”的開花結果。

  彰顯自信 “江蘇”形象全新輸出

  “蘇超”不僅是綠茵場上的激情角逐,更成為江蘇文化自信的生動注腳。在這場“梗”出不窮的賽事中,素來低調務實的江蘇城市集體亮相,讓各地獨特的城市文化與自信從容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江蘇”整體形象全新輸出、破圈。

  這片浸潤著南北文脈的沃土,以相容並蓄的胸懷,將不同地域的文明基因熔鑄成多元共生的文化特質。“蘇超”聯賽在全網掀起一場關於江蘇城市文化的狂歡風暴,在會心一笑的互動中,勾勒出江蘇13市獨特的城市文化和強烈的城市榮譽感,既傳遞敢為人先的魄力,也彰顯全省協同奮進的氣勢。隨著精彩的比賽輪番上演,城市之間的情誼也在賽事氛圍中愈發濃厚,體育賽事不再只是輸贏較量,也成為情感交流的紐帶,讓江蘇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活、立體。因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虎撲App緊急新增“江蘇聯”頻道,上線首日流量破百萬。抖音話題#江蘇城市足球聯賽#播放量達8.2億。江蘇本省媒體《新華日報》視頻號和交匯點新聞App直播單場吸引80萬人圍觀,發起的#蘇超最新排名#進入微博熱搜,閱讀討論人次超800萬。85後網紅“叨叨傅”擅長用擬人化手法講述江蘇故事。在他看來,“蘇超”生動地展現出江蘇城市間的良性競爭——並非網絡調侃中的“互黑”,而是“你好我要更好”的互學互鑒新關係,“在保持競爭的同時,抱持對彼此的欣賞和尊重,讓競技場上的比拼轉化為促進共同發展的正能量。”

  官方敘事與民間表達的和鳴共振,讓賽事文化更加鮮活。這次“蘇超”打破了許多限制,主流媒體紛紛主動引用、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現象級熱梗。《新華日報》發動13家分社在交匯點新聞首發的賽前海報引發廣泛關注,實現破圈傳播;面對“楚漢爭霸”“早茶德比”“淮揚菜爭冠”,“南京發佈”風趣回應:“德比梗之多,實乃經濟第二大省的‘凡爾賽’。”這種源於文化自信的幽默,基於實力底氣的從容,讓“蘇超”的影響力從綠茵場蔓延到更廣闊的社會文化空間。

  運營城市 “鏈式反應”持續發力

  江蘇把足球“玩出花”,讓競技賽事成為一場連接城市、展示形象、點燃文旅的盛會。5月31日,常州中華恐龍園剛開園就迎來眾多身著揚州隊球衣的遊客,“據説今天恐龍園裏有1萬個揚州人。”工作人員笑著核對門票,“憑身份證免票,我們請客!”這是常州市文廣旅局聯合市體育局的“神操作”,端午假期對持有揚州身份證的遊客開放所有A級景區。“花10塊錢看球,省200塊門票”,僅假期首日常州就迎來6萬多名揚州遊客,小長假期間中華恐龍園景區共有10.6萬人入園,揚州人佔比近半。

  第三輪聯賽,常州、徐州、鎮江、泰州等主場城市紛紛放出“大招”,為前去觀賽旅遊、走親訪友的“對家”市民送上實實在在的節日優惠,涵蓋吃住遊購等多方面。文旅聯動的威力立竿見影,鹽城靠“觀賽送雞蛋餅”吸引萬名遊客打卡,南京以“門票+住宿+購物”觀賽優惠套餐帶動商圈營業額增長,淮安市推出文旅消費嘉年華,出示票根享受專屬消費折扣,賽事期間相關景區的遊客量比平時增長了30%。據統計,端午假期超過18萬名球迷涌入各個主場城市現場觀賽,主場6個城市的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跟著賽事去旅行”,在場外帶動消費,促進交流。蘇州大學地方品牌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東吳智庫副院長周永博將這種現象定義為“賽事杠桿效應”,“蘇超”打破了文體旅的産業邊界,“一場球賽帶動餐飲、住宿、零售等多個板塊,形成消費鏈式反應”。

  “以賽事促消費”成特色,一顆足球帶火一條産業鏈,聯賽背後蘊含著城市行銷、文旅産業從“坐商”到“行商”思維的轉變。在周永博看來,“蘇超”的火爆證明,體育賽事與文旅産業的結合可以通過“小型化、區域化、全民化”的賽事設計實現破圈,文體旅融合的關鍵在於“以人為本”——通過激活市民的情感共鳴與參與熱情,將體育賽事轉化為城市發展的“超級連接器”。(新華日報 記者 吳雨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