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金融小小苗 詩意蔭蔭夏”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舉辦金融消保主題活動
2025-06-27 17:08: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當梔子花香碰撞人間草木,當濕地的晨光灑進金融消保知識講堂,大自然裏的金融課正式開課。6月27日,在綠意盎然的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中行”)聯合知乎城市江蘇,成功舉辦“金融小小苗 詩意蔭蔭夏”金融消保主題活動。

“金融小小苗 詩意蔭蔭夏”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舉辦金融消保主題活動_fororder_7

活動現場展臺

  活動創新地將自然場景、植物種子知識相結合,傳統文化與金融教育深度融合,帶孩子們辨識草木間的金融符號,在徒步中解鎖防詐技巧,于詩詞雅韻裏傳承財商智慧。活動現場還設置金融小課堂和多重趣味互動環節,為市民呈現了一場知識普及、風險守護、文化傳承交融的消保盛宴,讓金融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種子銀行 節氣科普蘊金知

  市民手持超萌植物打卡框,框住整片綠野仙蹤,濕地公園秒變打卡樂園,隨手一拍都是大片;穿梭草叢樹影,解鎖隱藏打卡點,打卡成功後,直奔超酷“種子銀行”。

  市民現場可以抽取神秘盲盒——中藥界的“小刺猬”蒼耳、清肝明目的決明子、豐滿圓潤的白蕓豆、浪漫的櫻桃種子……開盒瞬間,驚喜拉滿。

  現場還有“節氣x金融”跨界聯動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科普墻”,將二十四節氣和金融知識一一對應,節氣知識化身魔法,金融幹貨秒變故事,農耕智慧蘊含現代理財秘籍,小朋友搖身一變小學霸,全新知識視角看節氣,順時而為的古老智慧映射出金融消保知識,二者結合既有關聯,又有隱喻,細細琢磨頗有深意。

  夏日野讀 培育金融好苗子

  在“夏日野讀沙龍”環節,植物學老師帶來《一粒種子的世界》趣味故事,綠蔭環繞的森係氛圍與濃厚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教育氛圍相結合,用植物生長的週期來比喻投資的長遠規劃。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樂在其中。

  夏日野讀揭秘綠色金融與生態守護,探索生物多樣性和投資的奇妙關係,讓金融消保知識養分滋養每個人,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意義,也傳遞反詐、理性消費等正確金融理念,共同培育小小“金融好苗子”。

“金融小小苗 詩意蔭蔭夏”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舉辦金融消保主題活動_fororder_9

“金融好苗子”展示裝置

  金融露營 互動寓教于樂

  活動現場洋溢著夏日青草香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氛圍,精心設計的金融小課堂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參與。貨幣知識小課堂,聚焦貨幣知識科普,詳解貨幣歷史及人民幣真假鑒別,守護金融安全。反詐小衛士課堂,聚焦反詐知識宣傳,揭秘詐騙套路,開展案例警示教育,守護資金安全。徵信知識大揭秘,聚焦個人徵信管理,解析信用維護、查詢要點及信息保護,築牢信用安全防線。存款保險知識科普,聚焦存款保險知識科普,詳解保障範圍、賠付限額,築牢儲戶存款安全防線。

  在現場趣味遊戲環節,小朋友們參與熱情空前高漲。

  套圈遠離金融陷阱,孩子們需要準確套中代表“虛假理財”和“釣魚網站”的目標,這不僅考驗了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還在鍛鍊辨別能力,也讓孩子們認識到網絡詐騙的危險性,做明明白白的消費者。

  用非遺算盤破解數學題,小朋友通過珠算來解決財富管理的難題,享受著沉浸式體驗帶來的運籌帷幄之樂。他們通過計算和邏輯推理,不僅鍛鍊了數學技能,還學習了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虛擬財富。

“金融小小苗 詩意蔭蔭夏”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舉辦金融消保主題活動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50627164611

金融露營現場

  線下線上 金融學習無止境

  線下大自然裏的課堂熱鬧非凡,而線上的知識傳播也同樣精彩紛呈。

  自6月17日起,江蘇中行聯合知乎城市江蘇發起的提問——哪些“自我培育”行為,可以讓你成為金融消費領域的“好苗子”?

  提問引發線上熱烈探討,眾多知友分享學習金融知識的自學方法。優質回答者@孔晨星從四個維度分享:知識(書本/理論學習)、技能(操作/實踐習得)、個人素養(內在特質)、資源(外部支持/工具)詳細闡述,並總結道:在金融消費領域成長為一名“好苗子”,絕非一日之功,也非單一維度所能成就。

  本次線上問答累計收穫10萬多次瀏覽量,讓金融消保知識借網絡春風飛進千家萬戶。

  以植物為引、以詩詞為媒、以金融為題。為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積極落實監管機構和總行關於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要求,江蘇中行創新運用這場金融消保“植愈”主題活動,為市民打開一扇奇妙的自然、人文與金融之門。

  未來,江蘇中行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續探索“金融+文化”融合模式,普及金融知識,增強市民金融風險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切實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牢牢站穩人民立場,持續為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構建和諧金融環境貢獻中行力量。(文/圖 陳明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