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江蘇南通唐閘古鎮大生紗廠舊址的鐘樓依舊準點鳴響;兩年前,國內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在如今大生集團投産。
百年大生歷經時代洗禮與時俱進,恰如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
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企業家張謇踐行“實業救國”思想,在家鄉南通陸續創辦了大生紗廠、油脂廠、麵粉廠、鐵冶廠等,南通由此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他還注重發展教育、慈善事業。南通因此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進入新時代,南通高品質發展蹄疾步穩,2020年躋身“萬億之城”。去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2421.9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位列全國27個萬億城市次席。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人民網走進南通,觸摸這裡經濟社會蓬勃向前的脈動。
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內一家船企。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江海名城 發力蓄能
南通地處我國東部海岸線與長江交匯處、長江入海口北翼,集“黃金水道”“黃金海岸”于一身。166公里江岸線與276公里海岸線,鑄就了當地船舶製造業的先天優勢。
在當地工作生活了20多年,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林品一與這座江海名城雙向奔赴:産業地標加速隆起,企業創新勢頭強勁,他也斬獲科技成果無數。
今年3月,全球首艘24000標箱“碳中和”型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在該公司開工建造。林品一説,拿下這一單並不容易,“LNG和甲醇這兩種燃料具有揮發性、易燃易爆、有毒的特質,如何確保安全運行和應急處置,這在國際新能源船型賽道上尚無先例可以借鑒。”
林品一帶領團隊組建攻關小組,以燃料艙應急排放為突破口,進行了一系列數值模擬研究,“歷時兩個多月近百次的測試,最終攻克難題並贏得客戶的認可,隨後還追加了5條同類燃料船的訂單”。專注科研之餘,看江水澎湃,聽海浪拍岸,對林品一則是一種很治愈的感受。
除了這艘國際領先的雙燃料集裝箱船,全球最大、國內首艘造島神器“新海鱘”輪,世界最大打樁船“二航長青”輪,亞洲首制風電運維母船“至臻100”“至誠60”,全國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氣液化裝置“NGUYAFLNG”輪等均為“南通造”。
作為南通的城市發展名片,當地船舶和海工産業規模分別佔到全國的1/10、1/4。去年,南通提出“全域向海”戰略,同步出臺“向海十二條”,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是南通造船産業集聚區之一,18.8公里長的岸線集聚了中集太平洋、振華重工、中遠海運等20多家知名海工企業,這裡亦有“大國重器”的搖籃。“去年我們完成規模工業總産值和應稅銷售分別達325億元、295.7億元,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園區黨工委書記任鍇勝表示,當地將積極實施補鏈延鏈強鏈,著力打造“海工船舶就來啟東”的産業地標。
數據顯示,2024年,南通有119艘次新造船舶海工産品順利交付,整個船舶海工産業産值突破2000億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增長40%以上,目前不少企業訂單已排至2027年。
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表示,沿海是南通奮進“下一個萬億”的最大增量,項目建設是海洋強市建設的關鍵支撐,要清單化、責任化推進沿海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海洋新質生産力。
大生紗廠舊址上的鐘樓是南通近代工業文明的標誌。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歷史名城,煥發新生
盛夏的天亮得早,伴隨著清脆的鳥鳴,南通博物苑一大早就熱鬧起來。市民李康習慣來此晨練,“這裡的植物園有300多種植物和花卉,一年四季花香不斷,每週抽空就會跑幾圈”。
市民錢明明則樂於在節假日時帶孩子來參觀,他看中的是“南通博物苑裏有地方文脈、自然標本以及藝術展示,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形成對我們城市的文化認同”。
你或許不知道的是,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120年前由先賢張謇創辦,現有藏品5萬餘件。
行走南通,張謇留下的歷史印記不一而足。地處市中心的鐘樓,原是張謇為大生紗廠配建用於職工上下班的報時工具,現在成了南通近代工業文明的象徵。
據了解,當地完整保留了大生紗廠的工業遺存,碼頭、護廠河、清花間廠房等設施均保留原貌。大生廠史陳列室內,至今保存著晚清重臣翁同龢為紗廠開辦題寫的楹聯——“樞機之發動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東南”。江蘇大生集團董事長漆穎斌説,在以“修舊如舊”原則保護紗廠舊址的同時,著力推進智慧製造煥新,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巧妙融合。
走進大生智慧紡紗工廠,10萬紗錠高速運轉的轟鳴聲被智慧化設備的低鳴取代,傳統紡織工廠的記憶被AR技術喚醒。AGV無人車穿梭其間,感測器實時採集的3000多項數據在雲端匯聚成“數字孿生”,而工人只需通過車載平板處理系統提示的紅色故障點,萬錠用工從傳統車間的50人降至不足10人。
南通亦不止有張謇。作為南通城市發展的源點,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擁有9個市級以上文保單位、18處歷史建築,眼下正在書寫古街新變的故事。當地自去年啟動“點亮寺西”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逐步打開街區保護和活化利用新格局。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張謇商業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正平教授認為,只有把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城市煙火氣結合起來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更真實地反映歷史遺産的過往和未來。今年以來,已有一批非遺、文創、茶咖、書店、小吃等多業態小店陸續亮相寺街歷史文化街區。
韓先慧此前一直在北京開書店,一次旅遊經歷讓他感受到“南通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得知南通寺街復活的消息,他便來此開辦起了“三三書肆”,希望把它打造成“南通人自己的人文書店”。據其介紹,書店現有《話説寺街西南營》《南通今古》《南通百景圖》《張謇的交往世界》等與南通有關的書籍百餘種。
原住民徐芹見證了老街從繁華到冷清再到而今的盤活新生,看著市民、遊客競相打卡感慨不已:“兒時的寺街回憶又回來了。”
居民們排隊到社區食堂就餐。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人民城市,溫暖涌動
一大早,在長江南通段九圩港一帶,67歲的費長中手持長桿網兜,不時清理著江灘上的漂浮物,這是他退捕上岸後守護長江的第9年,也見證了五山地區濱江片區從“化工圍江”到“江豚逐浪”的巨變。
生態質變,江豚、東方白鸛、勺嘴鷸等珍稀物種頻頻光顧這片水域。自2016年開始,南通啟動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生態修復,關停“散亂污”企業203家,騰退修復岸線12公里,新增森林6平方公里。曾經的貨運碼頭變身濱江公園,緊鄰江邊的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市民“生態客廳”。
在南通,不止有生態改善“大課題”,更有民生改善“小日子”。
嶄新的墻面、寬敞的道路、新添的綠植……這段時間,崇川區濠西園小區81歲的居民成海如總是閒不住,沒事兒就想在新改造的小區裏走上幾圈。
去年4月,崇川區對24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濠西社區工作人員陸洋介紹,此次改造創新性地讓居民參與進來,成海如等居民提出的小遊園改造、增加健身器材和兒童遊樂場的建議,房屋外墻滲水、線路老化等問題都已落地解決。
城市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居住環境提升的“面子”要有,惠民細節的“裏子”也要有。
“健身、娛樂、康養、吃飯,在家門口就能全部實現。”這是南川園新村老年居民蔣粉英對“完整社區”的認識。中午時分,蔣粉英來到社區食堂“南川食事”點了一份小炒肉片、一份香菇青菜,外加免費的米飯和熱湯,“吃得很好,才10元錢,最貴的兩葷兩素也不過15元,我們老兩口吃都夠了,比在家裏做划算。”
按照往日習慣,蔣粉英下午會到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泡個腳、打個盹,再和老鄰居一起打打牌,聽聽健康公益講座,晚年生活其樂融融。
作為南通唯一入選住建部“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南川園社區現已完成7個居民小區的老舊小區出新改造,引進了健康養老、小蜜蜂加油站等為居民提供養老托育、家政保潔、體育健身、休閒娛樂等服務,並通過物業服務社實現了居民自治。
“發展為了人民,建設全齡友好城市是我們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南通市市長張彤表示,南通將以打造“家門口”民生服務品牌為牽引,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人口服務支持體系,加快建設全齡友好城市。(人民網 記者 王繼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