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以新質生産力為引擎 南京浦口繪就綠色轉型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2025-07-07 16:54: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近年來,南京市浦口區以培育新質生産力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産業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聚焦新能源、節能環保、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浦口區不僅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和污染減排,更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協同並進的新路徑,為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綠色工廠”成標杆

  近年來,浦口區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産業體系,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循環經濟升級。作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浦口經濟開發區規劃和建成光伏發電、化學儲能項目36個,裝機總容量達84.77MW,其中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量6960萬千瓦時,折合標煤8562.89噸,可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94萬噸;污水處理廠2024年廢污水處理量1597.09萬噸,中水回用率73.70%;環保産業園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量26.83萬噸,綜合利用率達88.49%。

  浦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浦口區將持續推廣節能降碳技術,培育更多國家級綠色工廠,推動工業增長與生態保護“雙軌並行”,加速實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生態興農”作指引

  在浦口區的廣袤農田裏,科技與生態正碰撞出鄉村振興的“智慧火花”。智慧灌溉系統讓每株麥苗喝上“定制餐”,比傳統灌溉方式節水15%;“院士大田”的土壤“吃”上益生菌,小麥增産提質更有保障;循環生態養殖模式不僅減少了化肥用量,還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作為南京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浦口區依託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等科研平臺,推動數字技術、生態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科技強、生態優、效益高”的現代農業之路。

  作為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浦口區著力打造“農業矽谷”。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已集聚10個院士團隊,落戶趙春江、沈其榮2家院士工作站,引進和簽約項目500余家,入駐農業科技企業168家,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智慧力量。

  “智慧巡檢”新模式

  當傳統環保巡檢還在“用腳丈量”時,浦口區已建成全市首個“生態環境低空監管平臺”,用“智慧”的眼睛進行監管,讓偷排無所遁形。

  以“智慧化、集成化、及時化、簡單化”為核心理念,浦口區通過“無人機+AI識別”技術集群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監管網絡,用來進行水質監測、空氣品質監測、生態監測、固廢巡檢和非現場執法。該監管平臺還創新構建了“智慧+週期+日常”的三維巡檢體系,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環境污染溯源與證據採集,大幅提升應對效率。

  接下來,該監管平臺將繼續擴展智慧巡查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和數據庫共享、生物多樣性保護、夜間噪聲信訪處理等應用場景,最終實現生態環境低空巡檢場景的全覆蓋,推動浦口區生態環境監管治理模式向智慧化、協同化轉型,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綠色引擎”。

  從“綠色工廠”的低碳轉型到“智慧農業”的生態振興,再到“空天地一體”的智慧監管,在這條綠色發展的新賽道上,浦口正以創新為墨、以生態為卷,書寫綠色轉型發展的時代新篇。(文 浦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