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2025-07-08 09:41:37來源:交匯點新聞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濕地生態産品“點綠成金”,零碳園區建設加速領跑,沿海廣闊灘塗“風光”無限……在江蘇,這樣的綠色低碳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近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解碼高品質發展”媒體行活動先後走進昆山與金湖,置身於花草樹木錯落有致的生態區域,流連于滿城湖光“杉”色之間,領略江蘇大地以實踐書寫的綠色低碳發展新答卷。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媒體採訪團到達昆山海綿示範基地時,恰好飄著細雨。沿親水棧道走進循環濕地,渡水槽下清流潺潺,漫過深淺沼澤的蘆叢與菖蒲,藍紫色的鳶尾花影在水中漾開,一圈圈融入水杉樹下的漣漪。棧道盡頭的水面此時已開滿新荷,碧綠的荷葉高高擎出水面,微風翻捲,讓雨露不著痕跡地落下。荷花或薄施粉黛或艷抹濃粧,濃淡之間,總是相宜。

  “循環濕地重點針對的是平原圩區河網水動力不足等問題。”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市政規劃與工程設計院王文韜工程師解釋道,在非雨期,通過動力將附近新華舍西河河水引入濕地,利用濕地空間的凈化功能提升河道水質,而後重新排入河道,通過不斷的循環往復改善圩區水環境品質。截至目前,新華舍西河等周邊水體水質由黑臭水體轉為準 IV 類。而在雨期,循環濕地則發揮彈性調蓄功能,場地周邊雨水通過徑流組織匯流至濕地中,緩解圩區排澇壓力,現已提供了近3萬立方米雨水調蓄空間。

  循環濕地是基地眾多功能區的一處。設計師們採用生態梯度與功能梯度相結合的總體構思,以水紋為設計理念,將波紋擴散、水文干涉等形態應用於園區整體概念設計中,打造循環濕地區、生態海綿道路示範區、廢棄物透水廣場利用區、藍綠走廊河岸生態梯度帶、生態景觀風貌區、農業景觀區等六大功能區,內含生物滯留池、雨水濕地、植被緩衝帶、結構土樹池等30余項海綿技術。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作為典型的江南平原水鄉城市,昆山水網密布,2400多條河道縱橫交織,19座千畝以上湖泊星羅棋佈。水孕育了昆山,卻也為這座城市的安全韌性和宜居品質帶來了挑戰。為此,昆山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推動城市更新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條具有江南平原水鄉特色的海綿更新之路。

  “目前,依託江蘇省城市低碳生態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昆山基地內的海綿示範技術已成功在鹽城、揚州、宜興等地落地。”王文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讓城市更會“呼吸”的奧秘將在更多地方揭開。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水利萬物而不爭。一滴水,能匯聚成溪潤澤萬物,也能蓄勢成潮推動發展。

  初夏漸長,“三湖”環抱的金湖,即將迎來最美的季節。荷花蕩,寬葉彌望,微風翻捲,拂起一湖漣漪;水杉林,青木聳立,樹冠遮蔽,留出一線天際。滿城湖光山色間,一條從“生態資源”到“生態資産”的轉化之路正在緩緩鋪陳。

  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是通過推進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以及生態産品經營開發、生態産品保護補償等主要路徑,將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種制度安排。近年來,江蘇著力推進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以點帶面形成示範效應,一個個生動案例接連涌現。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金湖地處江淮生態經濟區核心地帶,生態資源稟賦優越,是省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城規院主任工程師周文介紹,為更好發揮碳匯這一綠色政策工具的價值,集團項目組對濕地、森林兩類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和碳匯能力進行了評價。“我們將金湖縣劃分為自然固碳區、人工增匯區、保碳區和碳源區四類功能分區,同時劃定造林綠化碳匯産地、森林經營碳匯産地和濕地保護修復碳匯産地等三類碳匯産地,因地制宜增強固碳增匯能力。”

  為進一步探索建立符合金湖實際的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項目組協助金湖縣發改委開發全縣生態産品管理雲平臺系統,包括保護生態價值總覽、生態産品展示、核算系統和應用銜接等部分。“這個系統不僅能實時更新基礎信息,還能自動生成産品目錄清單等,可以更好管理相關生態産品。”周文説。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綠而行

  除了在金湖的碧水荷田間實驗GEP核算“本地演算法”,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還將價值實現的方法路徑鋪展至全省多地。在沿海地區,系統梳理陸海自然資源,開展生態産品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在常熟的自然保留地,將生態型土地綜合整治和發展農旅融合産業相結合,探索特定地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最優解法;在漣水縣清水湖,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草型湖濕地公園,推動轉綠生金價值實現……2024年7月,集團獲批牽頭建設“江蘇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中心”,致力於為國家機制建設貢獻“江蘇方案”。“我們將持續盤活沉睡的生態資産,開闢變綠為金的新通道,讓‘好風景’明明白白換來‘好前景’。”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毅説。(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柏麗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