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金融監管局深入貫徹糧食安全戰略,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提前謀劃部署,瞄準“三夏”核心需求精準發力,全力護航“三夏”糧食生産。截至5月末,全省銀行機構普惠涉農貸款餘額1.26萬億元,糧食重點領域貸款餘額4543億元,主要涉農銀行機構已發放“三夏”相關貸款超550億元,全省三大糧食完全成本保險覆蓋率超過90%。
聚焦“三夏”重點工作主動跨前行動。江蘇金融監管局指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靠前服務,細化舉措,確保金融服務不誤農時,有力支持農業生産。該局組織摸排需求,引導銀行機構深入田間地頭、農業企業、農資市場等農業生産一線,調研“三夏”生産資金需求,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領導帶隊赴糧食主産、主銷區開展實地調研,走訪地方糧食行政部門、中儲糧直屬企業及市場經營主體,構建覆蓋生産、購銷、加工全鏈條的調研網絡,精準掌握農情和市場動態,南京銀行積極對接走訪糧食重點經紀人、收購企業,提前了解2025年夏收形勢、收購計劃及市場價格動態,預判資金需求;實施專項行動,推動主要涉農銀行機構結合自身實際和當地農業生産特點,建立專項對接機制,確保金融服務落到實處,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制定夏糧攻堅專項活動方案,圍繞糧食流通關鍵環節和重點客戶開展專項對接,泰州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轄內銀行與地方糧食集團合作開展“黨建共建助推夏糧收購”專項行動,建立夏糧收購專項聯絡機制,加強糧食收購資金調配、倉儲設施升級等金融服務;注重部門協同,淮安金融監管分局聯合農業農村等部門召開夏糧生産收購推進會,對糧食收儲重點客群落實“名單制管理+網格化走訪”,對夏糧收購資金需求做到“早準備、早授信、早投放”,徐州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銀行機構與市農業農村局、糧食供銷公司對接,建立收糧大戶信息數據庫,在政策執行、資金保障、市場監管方面形成合力,為金融精準對接提供支持。
緊盯“三夏”融資需求強化信貸支持。江蘇金融監管局指導銀行機構合理調配資金,單列專項信貸計劃,優先滿足“三夏”生産各類信貸需求。該局強化資金保障,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針對“三夏”工作專設信貸額度,確保夏糧收購“應收盡收”、秋糧播種“應種盡種”,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首批200億元夏糧收購資金已準備到位,並根據收購需要、企業需求隨時調配資金,及時增加投放額度,不留缺口,確保“錢等糧”;優化信貸業務,江蘇銀行針對糧食經營主體大額資金需求,推出“徐糧貸”“蘇倉貸”等區域專屬産品,單戶額度最高達1000萬元,額度靈活、利率優惠,連雲港金融監管分局積極推廣“豐收貸”“自由貸”“農機貸”等特色産品,發揮地方糧食收購貸款共同擔保基金作用,以信用、保證擔保為主,有效破解“無抵押、融資難”;推動減費讓利,宿遷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銀行機構主動與蘇農擔開展合作,通過自擔擔保費方式,已為226名客戶減免擔保費198萬元,揚州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轄內農商行對糧食經營戶支付手續費實行優惠政策,免除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賬戶短信費、網上銀行安全認證工具工本費、網上銀行賬戶年費等。
圍繞保障“三夏”生産優化服務模式。江蘇金融監管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強化科技賦能,提升服務質效,保障“三夏”生産。該局結算服務便捷高效,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深化與省農墾集團合作,聯合當地農服公司,引導廣大種植戶將以往的賒銷結算改為貸款支付結算,貸款資金受託支付至農服公司指定賬戶,加快資金週轉同時確保專款專用,鹽城金融監管分局持續推廣“金豐糧E購”糧食收購支付智慧系統,以智慧支付串聯糧食質檢、過磅、刷臉、算賬支付等收購全流程,實現“刷臉秒付”的同時提高收糧準確度,賦能糧食收購“加速度”;保險保障及時有力,人保財險江蘇分公司在大災和集中賠付等特殊時期,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手續,做到應賠盡賠、早賠快賠,充分保障農戶利益,其中小麥節氣氣象指數保險已累計賠付7211萬元,預計總賠付超1.4億元,紫金財險公司積極借助無人機、遙感等實現受災田塊快速定損,提升理賠的精準性和時效性,截至6月初,已完成全部自營區域小麥、油菜的查勘定損工作;風險減量全程護航,太平洋産險蘇州分公司建設智慧監測站,分別對“蟲情、苗情、墑情、災情”等四情進行監測,讓農業生産從傳統的經驗依賴型向數據驅動型轉變,從災後理賠轉向災前預防,鎮江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轄內保險公司試點“農業+氣象+保險”農業風險減量站項目,強化監測預警與防治跟蹤,增強農戶抵抗風險能力,有力保障夏糧生産。(文 杜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