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古韻新風 茗戰境會”2025宜興VS長興鬥茶品鑒會在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舉行,兩地名茶同臺競艷,續寫“一山兩貢”的千年茶約。
作為江南茶文化的發祥地、中華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宜興與長興山水相連、人文相親、茶緣相通,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種茶、制茶歷史。自唐代起,兩地分山析造,進貢陽羨紫筍茶、顧渚紫筍茶,並在兩州交界處設立大唐貢茶院。每至貢茶時節,兩地官員便在交界處的“境會亭”舉行茶宴,品茗鬥茶。
現場品茶
此次鬥茶品鑒會,是一次技藝的切磋,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傳承。此次活動為兩地茶人提升制茶技藝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雙方將共同挖掘茶文化內涵、推動茶科技應用、擴大茶市場規模、打造茶龍頭品牌,進一步加強兩地在文化、旅遊、經貿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兩地更好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頻共振、互利共贏。
現代炒茶展演
宜興陽羨茶與長興紫筍茶、宜興紅與長興紅分別進行鬥茶大賽
兩輪茗戰,看似是雙城的技藝切磋,實則是江南茶魂的同頻共振,都承載著兩地茶人對“真味”的堅守,對“匠心”的執著。頒獎環節中,宜興代表榮獲“茶脈流芳獎”,“茶譽滿堂獎”則頒給了長興代表,兩座獎盃映照著境會亭的歷史剪影,也見證著雙城共榮的未來。
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
活動現場,“興興相印·茶旅雙城”促消費活動正式發佈,兩地茶企代表共同為貢茶文化傳承與保護髮起倡議。
無錫市茶葉研究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群峰表示:“通過現場炒茶展演,我們看到宜興和長興兩地制茶大師在炒茶手法步驟上有所不同,這是各自多年制茶經驗的積累,也是兩地茶葉風味有所側重的區別所在。此次活動為兩地茶人搭建了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讓大家可以在開放的交流與思維的碰撞中承揚茶道匠心、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制茶技藝。”
長興大唐貢茶院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瑞煬説道:“我們延續千年的鬥茶,不僅是茶葉品質的比拼,也是兩地文化的交融,宜興精準找到了以宜興紅茶為主要特色的發展路徑,並在品牌推廣、産值規模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也給長興未來茶産業發展打開了更寬廣的思路。活動中,茶旅專線的山水之約和消費禮包的誠意滿滿,也將進一步促進宜興、長興雙方深入交流合作,推動兩地共護貢茶文化資源、共謀茶文旅産業新篇章。”(文/圖 宜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