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聚焦“冷”鏈産業打造物流“熱”引擎
2025-08-04 14:49: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盛夏的徐州,驕陽似火。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江蘇久祥醫藥有限公司冷鏈藥品驗收員張磊在冷庫驗收區,手持PDA掃描器逐一核驗剛到貨的人促紅素注射液。此時,庫房外天氣炎熱,冷庫內的他卻身著厚重的防護棉衣。“每批藥品到貨後都要以最快速度收貨、驗收、上架等,運輸全程溫度需穩定在2-8攝氏度。”張磊指著車載溫濕度記錄儀上的實時數據説。作為港務區醫藥冷鏈物流企業,久祥醫藥2025年新增蛋白同化製劑、肽類激素類經營項目,業務範圍持續擴大,冷鏈藥品種類進一步增加,冷鏈項目月行銷額增長超200萬元。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聚焦“冷”鏈産業打造物流“熱”引擎_fororder_圖片 1

江蘇久祥醫藥有限公司

  距久祥醫藥6公里的萬科徐州淮海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基地內,15米高的自動化冷庫正以-18℃恒溫運轉。項目採用氟製冷技術,能耗比傳統系統低40%,即便室外40℃高溫,庫內溫差也能控制在±0.5℃。作為徐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核心項目,該園區今年夏季創新實施多重降溫機制,牢牢守護著冷鏈物流的“生命線”。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聚焦“冷”鏈産業打造物流“熱”引擎_fororder_圖片 2

萬科徐州淮海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基地航拍

  頂層設計:立足區位優勢,構建冷鏈“新樞紐”

  徐州作為“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依託淮海經濟區農産品主産區優勢,規劃建設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基地聚焦水果、牛羊肉進口、特色農産品出口等需求,強化冷鏈多式聯運供給,打造服務淮海經濟區、聯動蘇魯豫皖、輻射中西部的冷鏈物流樞紐。

  近年來,港務區圍繞相關需求,依託冷鏈物流網絡打造現代物流産業集群。2023年,萬科徐州淮海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基地正式開倉運營,項目總投資6.5億元,擁有國際先進的2萬方高標準冷庫和2.3萬方常溫倉,成為淮海經濟區生鮮産品供應基地和內陸進出口供應鏈樞紐平臺之一。

  産業集聚:實施“綜合物流質效提升”計劃,打造冷鏈“強磁場”

  為推動港務區現代物流産業駛上發展快車道,港務區圍繞現代物流産業鏈持續推進強鏈、延鏈、補鏈,全力招引培育現代物流企業,不斷強化物流産業集聚。近年來,港務區以“新雙百”計劃為引領,2023年新增綜合物流企業118家,營收超75億元;2024年推出“一鎮一特色、一街一聚焦”特色指標,制定“十項重點任務”,全面推進樞紐經濟新高地建設;2025年,港務區深入實施綜合物流質效提升年計劃,著力打造一批體量大、運營好、質態優的樞紐偏好型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以萬緯冷鏈為代表的冷鏈物流産業集群,初步構建起“區域倉+城市倉”雙功能服務體系。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聚焦“冷”鏈産業打造物流“熱”引擎_fororder_圖片 3

萬科徐州淮海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基地 倉廩“實”

  通道升級:開通中歐班列冷鏈專線,暢通國際“大動脈”

  早在2023年6月,徐州中歐班列首次搭載冷鏈集裝箱發往莫斯科。該趟冷鏈集裝箱班列搭載冷凍烤鰻、凍鱘魚等特色農産品,依託冷鏈集裝箱自身功能,在運輸過程中可實現對貨物的全程溫度監控和定位跟蹤,全程9300公里僅需11天,較傳統運輸節省近半時間。

  近年來,港務區立足自身開放平臺優勢,密切聯繫農産品優勢産區和大中城市主要消費市場,支撐冷鏈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當前,徐州中歐班列已開通冷鏈集裝箱運輸業務,國際集裝箱集結中心新增集裝箱“‘租賃+出售’雙軌”及冷鏈服務……港務區各類新增特色服務,讓徐州及淮海經濟區特優農産品更好地走向全國、出口海外。

  在久祥醫藥的冷庫旁,一箱箱冷鏈藥品正裝車啟程;萬科徐州淮海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基地的智慧平臺努力使冷鏈物流的“最後一公里”與“最初一公里”在此無縫銜接……烈日炙烤的大地上,一條覆蓋生産、儲運、銷售全鏈條的“冷鏈動脈”正在港務區加速延伸,為淮海經濟區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文/圖 王冰 姚灃書 路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