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全球每十件穿戴甲就有四件來自東海
2025-09-22 09:51:0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全球每十件穿戴甲就有四件來自東海 ——十指連“薪”,五萬寶媽撐起百億産業

  東海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的數字大屏上,數據正以秒級速度跳動:9月20日銷售5120件,銷售額1713450美元。螢幕光影裏,青花瓷紋樣的穿戴甲圖片與亞馬遜訂單提醒交替閃現——這些出自東海“寶媽”之手的手繪“穿戴甲”,正通過12家跨境平臺奔赴歐美時尚圈、東南亞市集和澳洲用戶的日常梳妝檯。全球每10件穿戴甲中,就有4件來自這座“世界水晶之都”,每天5.5萬件美甲從這裡發往國內外,小小“甲片”帶著梅蘭竹菊等國風印記,成為流動的東方美學“名片”。

  從代工到引領,“小甲片”闖出百億大産業

  “The first one is a very shining one!(第一款是非常閃亮的設計!)”“You really have a very good choice!(你選了一個特別棒的!)”9月20日下午兩點,東海縣的江蘇晶易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直播間裏,穿戴甲主播張蕾蕾熱情洋溢地向TikTok上的美國消費者推薦穿戴甲。除了她,還有近40位主播在不同的隔間中直播,英語、日語、西班牙語等介紹聲此起彼伏,“去年做跨境直播就爆單,一天賣上萬件,我們24小時不停播。”

  這樣的火爆場景,源於一次關鍵的轉型抉擇。“最初只是給義烏商家代工甲片配件,直到組團前去考察才發現其中的大商機。”東海縣穿戴甲行業協會會長付夢表示,從此揭開了産業崛起的序幕。2019年前後,東海企業家在義烏調研時發現,當地機械甲使用的鋯石、水晶碎石等原料均來自東海,而手工穿戴甲的技術門檻並不高。憑藉得天獨厚的水晶原料優勢與“敢闖敢幹”的勁頭,東海人果斷轉型,從代工轉向自主研發,手工穿戴甲産業在短短幾年內迎來爆髮式增長。

  産業的蓬勃生長,也悄然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軌跡。如今,5萬名東海寶媽成為這個産業的核心力量。她們不必遠離家庭,只需在家中支起一方工作臺,就能用雙手創造價值:指尖蘸取甲油膠,幾筆水墨暈染便讓“江南煙雨”凝于甲片上;細描青花纏枝紋,青白底色間透出古韻;調和青黛、赭石等雅致配色,勾勒出梅蘭竹菊的姿態。

  江蘇圖婳美甲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裏,35名全職工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高端線”的作業,而車間外,50名簽約設計師組成的“創意團隊”是産品熱銷的關鍵——其中既有高校設計專業的新銳力量,也有深耕行業多年的獨立工作室人才。

  “這款杏仁甲最近在泰國很暢銷,國內出廠價十幾元,在泰國能賣到一兩百元人民幣。”付夢拿起一副成品介紹,恰似杏仁造型的圓尖甲片上,水墨的朦朧意境與朱紅、石綠的雅致配色相得益彰,盡顯國風底蘊。僅圖婳旗下主打這類東方美學設計的高端國風系列,年出口額就達1200萬元。

  數據見證著産業的跨越式成長:2024年東海穿戴甲銷售額近80億元,佔全國市場70%;2025年1—8月銷量再攀新高,銷售額達97億元,同比激增89%,其中40%出口海外。從代工配件到原創設計,從家庭作坊到産業集群,東海只用6年時間就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手工穿戴甲基地。

  跨境賦能,將“指尖好物”賣成“全球爆款”

  産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催生了對高效物流與全球渠道的迫切需求,而成熟的跨境基礎設施正為東海穿戴甲出海鋪就“高速通道”。“以前産品寄海外要半個月,現在通過跨境監管倉,‘家門口’就能辦業務,貨物能快速清關、高效啟運,大大縮短整體物流時間,更快觸達歐美、東南亞市場。”江蘇東海水晶産業發展集團總經理宋正強指著交易中心的跨境專線服務點介紹。

  如今,東海穿戴甲“出海服務矩陣”逐漸成型:4萬平方米展銷中心、6萬平方米美粧産業園落地;12家跨境平臺在此設點,孵化1800余名主播;“晶貿通”整合報關結匯,截至今年7月,出口包裹8.3萬件、貨值3700萬美元。

  基礎設施的完善,讓創業者的“出海之路”更順暢。2024年6月,從業者陳智依託水晶跨境主播團隊涉足穿戴甲直播。“歐美當地美甲動輒七八十美元,我們2—3美元的産品很有優勢,首月日均銷售額就達5000美元。”陳智表示。隨著名氣打響,國際客戶的高端定制需求接踵而至,如今直播間産品最高售價達數百美元,日均銷售額已突破3萬美元。“萬聖節南瓜款在歐美賣得火,很多客戶採購一次後就成了回頭客,甚至批量拿貨再銷售。”陳智説。眼下,陳智的4000平方米新場地已啟用,配備了100個直播間,他計劃進一步開拓拉美、阿拉伯國家市場,還將通過廣交會等展會對接海外B端客戶。

  物流解決“走出去”,文化賦能助力“站穩腳”。“美甲現在是公認的專業技藝,我正在鄭州參加全國技能大賽,東海穿戴甲作為江蘇代表團的展示項目,現場引來不少人圍觀。”東海縣大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軒自豪地説。公司將掐絲、琺瑯等非遺元素融入設計,帶著《千里江山圖》等作品亮相文博會、進博會,還走進東京、迪拜、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內外美業展會。為精準對接海外需求,團隊還與多所高校合作,專門研究歐美、東南亞等時尚雜誌捕捉流行趨勢,如今,公司的定制款穿戴甲最高能賣到10萬餘元;融入西遊、敦煌元素的款式更借勢影視熱潮,在海外社交平臺引發熱議,讓“指尖好物”成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新載體。

  從“指尖活”到“産業力”,政策發力“添底氣”

  從文化亮點到産業支柱,“指尖功夫”正在成為公認的“專業技能”。“現在美甲師也能評職稱了,還能拿補貼,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付夢的話道出了穿戴甲從業者的心聲。

  在省人社廳推動下,“穿戴甲美甲師”技術等級評級政策正在推進,讓這個新興職業有了專業認可。這只是東海産業扶持政策的一個縮影:當地出臺10條專項扶持措施,累計補助超100萬元;設立“美甲貸”,最高可提供1000萬元抵押貸款;連續舉辦兩屆設計大賽,發佈全國首個手工穿戴甲團體標準,用制度規範産業發展。

  人才與標準的雙重保障,讓東海穿戴甲在國際市場愈發穩健。全縣現有300余家經營主體、200余支設計團隊,與南京、鄭州等多地高校建立合作,定向培養設計與製作人才。即將成立的穿戴甲檢測鑒定中心,將建立耗材安全“白名單”,通過“綠色認證”徹底打消海外消費者對産品安全的顧慮。

  午後的東海縣牛山街道,陽光透過窗欞灑在穿戴甲從業者范凱琪的工作臺前,她正為一件跨境訂單繪製櫻花紋樣。手機提示音響起,是“蘇銀隨心辦”的到賬提醒——上個月的計件工資4800元已到賬。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交易中心內,主播們正用多語種介紹新款國風穿戴甲,直播螢幕上不斷彈出來自全球的訂單確認信息。

  從“寶媽”指尖的細心勾勒,到跨境平臺的全球配送;從水晶原料的天然稟賦,到數字基建的技術賦能;從非遺元素的文化浸潤,到制度保障的堅實托底……東海穿戴甲正以獨特的縣域産業路徑,詮釋著中國製造出海的“新活力”。正如中心大屏上不斷攀升的數字,這個發源於鄉土的特色産業,正帶著東方審美與匠人溫度,在全球市場書寫著亮眼的增長故事。(新華日報 記者 王夢然 吉鳳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