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讓美育之光點亮青春 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全新升級
2025-09-30 10:02:50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李誠責編:李誠

  原標題: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全新升級——讓美育之光點亮青春

讓美育之光點亮青春 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全新升級_fororder_0fab9886-d28f-4db7-be1a-a7a3d7f21c33

9月29日,伴隨著原創舞劇《紅樓夢》在江蘇大劇院精彩上演,2025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帷幕由此拉開。新華日報 記者 趙亞玲 攝

  9月29日,伴隨著舞劇《紅樓夢》在江蘇大劇院的精彩上演,2025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帷幕由此拉開。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和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今年將面向全省學校提供包括200場演出、100場電影展映在內的300場次展演,讓美育之光灑向全省各地校園。

  2011年起,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組織開展我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面向省內大、中、小學提供免費優秀劇目演出。活動開展以來,省財政累計投入1.57億元,支持開展進校園活動1745場次,引領學生提高審美修養,獲得了廣大師生的歡迎。2018年起,省委宣傳部會同省教育廳,面向全省高校師生開展江蘇省戲曲名作高校巡演,今年這一品牌項目也整合納入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進一步擴大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

  新華日報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我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質效,今年活動全新升級,從組織形式、活動內容、實施方式等方面全面提升。省級活動以部省屬高校為主,覆蓋全省86所高校,輔以示範性中小學演出,點狀覆蓋13個設區市,帶動市縣部門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活動繼續以廣受學生歡迎的戲劇、舞劇、音樂會(劇)等舞臺藝術精品,作為進校園活動主要內容,吸引學生主動觀看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動首次解鎖電影新門類。伴隨電影放映,映前還會邀請電影主創或專家開展導賞交流。此外,還拿出一定比例場次,安排優秀省級大學生藝術團的獲獎節目展演,讓更多學生從“觀眾”變為“參與者”。

  “今年我們為廣大學子帶來的是《詩宴·唐才子傳》,匯集了省昆第三、四、五代的藝術家與青年新秀共同演繹。”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施夏明介紹,近年來省昆先後攜《瞿秋白》《蝴蝶夢》《世説新語》等作品走進校園。他坦言:“最初走進高校時,也曾擔心慢悠悠的崑曲難以吸引年輕人。但令人驚喜的是,在這些年來的演出、互動和普及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年輕目光中閃爍著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據悉,為了選出最對學子“胃口”的作品,今年組委會優化劇目遴選方式,面向全省文藝院團和高校發佈節目徵集通知,重點面向近年來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的優秀院團徵集節目。經組委會審核,共確定2025年度演出節目80部(其中戲曲名作5部,舞臺劇目35部,優秀大學生藝術團節目40部),類型覆蓋了傳統戲曲、話劇、舞劇、音樂劇、民族管弦樂、交響樂、兒童劇和綜藝演出等多個藝術門類。省電影集團遴選了100部經典電影,作為電影展映片庫。據悉,節目和電影片庫全部採取線上預約方式,開放給在蘇高校和13個設區市教育部門選擇。

  當天,1500名在寧高校師生代表在江蘇大劇院沉浸觀演舞劇《紅樓夢》這部“爆款”劇目,傳統文化的青春表達,贏得掌聲如潮。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吳青原説,“非常感謝這次活動,為我們大學生搭建了一座走近經典、感受藝術魅力的橋梁。”

  “這些年來,高雅藝術進校園切實推動了高校美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南京財經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團聯合會副秘書長段偉偉説,今年學校兩部作品將加入進校園演出行列,分別是話劇《滿倉》與歌舞綜合節目《青春的坐標》,已獲其他學校預約。“作為一名教師,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學生通過接觸高雅藝術,更加懂得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除了主會場的舞劇《紅樓夢》演出,當天還有戲劇《雨花臺》、兒童劇《草房子》、電影《南京照相館》等6場進校園演出和展映在全省各地舉辦。從舞臺的精彩演繹到電影的光影魅力,從傳統戲曲的薪火相傳到青春舞臺的活力綻放,這場升級後的高雅藝術盛宴,正帶著全新活力走進江蘇校園,讓藝術之花綻放在青春心田,讓美育浸潤學子成長之路。(新華日報 記者 顧星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