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江蘇銀行·2025第十三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暨長三角穿越賽吳江蘇州灣環湖賽在蘇州吳江鳴槍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22支隊伍、138名職業運動員齊聚東太湖S灣,發起對“最美岸線”榮耀的精彩競逐。
比賽現場 供圖 蘇體競賽
江蘇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范金華,江蘇省體育産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單玲,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部部長劉鑫,蘇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吳衛中,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孫建江,蘇州市吳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孫道尋,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鬱海成等領導嘉賓出席開賽儀式;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戴丹主持開賽儀式。
江蘇省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徐林,蘇州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劉德法,蘇州市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張育英,蘇州市吳江區太湖新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顧全,江蘇銀行吳江支行行長王燕,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兼蘇州大區總經理余濤共同為比賽發槍。
比賽現場 供圖 蘇體競賽
作為本次賽事的第二賽段,吳江蘇州灣環湖賽全程122.04公里。隨著東太湖S灣發佈,位於岸線的10個驛站也聯動啟用。吳江2025年以全新賽道第十一次承辦環太湖賽,在東太湖沿線蜿蜒的“S”形湖岸線上,錯落有致分佈著兼具特色功能的驛站,共同構築了S灣這個“新IP”——“服務中心——旗艦驛站——專業驛站——標配驛站”四級服務場景,融合了蘇州、水鄉與絲綢的文化元素,更寓意著Sporty(動感)、Stylish(時尚)、Smart(智慧)的多元內涵。
比賽現場 供圖 蘇體競賽
隨著發令槍的聲響,138名參賽運動員飛馳而去,一路南行先後經過蘇州灣文化中心、蘇州灣體育公園、蘇州灣夢幻水世界、王焰溫泉酒店、東太湖驛站等標誌性地標,全線既可欣賞太湖濱水人文景觀,也將原生態的太湖農文旅風貌盡收眼底,迎面的湖光山色、隔湖相望的人文建築與車輪馳騁的競技速度相互交融,勾勒出蘇州吳江東太湖度假區生態宜居高品質生活的一幅藍圖。
整體賽段呈現“距離長、節奏快”特色,桓盛-VONOA-泰山體育洲際隊在發槍後已“蠢蠢欲動”,展現出積極的競賽狀態,為比賽開場奠定緊張氛圍。
航拍吳江蘇州灣環湖賽 供圖 蘇體競賽
36.2公里處是本賽段第一個衝刺點,集團常呈長陣型推進,偶有分化但整體緊湊,車手間競爭激烈,進攻與防守節奏交替。李寧之星洲際隊、中國安踏-MENTECH洲際隊等本土車隊一度加入戰局,3位本土車手突圍主集團。
賽事第1圈以接近50公里/小時的均速完成,屬於賽事高節奏水準;喜德盛阿斯塔納車隊、法國科菲迪斯隊2支世巡賽車隊第1圈保持主集團前列,為後續衝刺蓄力。
賽事中段,突圍格局變化與時間差縮小,主集團加速追趕,時間差從第1圈末的一分半至兩分鐘,逐步降至28秒、18秒,賽場競爭強度顯著提升。
激烈的賽況 供圖 蘇體競賽
在距離終點20公里時,各車隊開啟最後階段人員調整與布陣,科菲迪斯車隊在道路右側展開陣型,泰國路加車隊佔據集團中間位置,部分車隊提前“開火車”搶佔靠前位置,最後5公里進入關鍵卡位階段,全程無明顯節奏脫節,愛沙尼亞快客洲際車隊、科菲迪斯各佔前列,為衝刺鋪路。
最終,李寧之星洲際隊薩爾比·亞歷山大率先衝線,獲得吳江賽段冠軍。喜德盛阿斯塔納車隊馬盧切利·馬泰奧獲得亞軍,他在兩個賽段已六次登臺領獎。
“這次比賽從賽事組織、賽道這些方面來看,到目前為止都很完美。我對自己今天的比賽非常滿意,我們車隊完成得也非常出色。”薩爾比·亞歷山大在接受採訪時説道,“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環太湖賽,這裡非常美,今早從酒店望出去的景色棒極了,而且這裡的湖景特別漂亮,能來到這裡我很開心。”
頒獎儀式 供圖 蘇體競賽
比賽進行過程中,UCI裁判組也對賽道的隔離設置與管控給予了高度評價,規範準確,賽道風景優美。
參賽之餘,在賽區邀請下,參賽選手走進太湖驛站,近距離感受租用裝備、運動補給、服務指引等貼心功能的貼心配套和暖心服務。在美麗的閱湖臺畔,參賽騎手完成賽事簽到後與本地騎行發燒友開展互動,一同騎上如意橋,展望蘇州灣大美風光;騎行者心相連,也寓意著環太湖賽事與吳江的長久結緣;另一邊本地特色的“民星閃耀小舞臺”展演活動徐徐開展,親子樂隊合奏《山居秋暝》以音樂為筆,勾勒王維筆下的秋日山林;吳江七都非遺木偶崑曲距今已有近兩百多年的歷史,吸引了不少參賽者駐足觀賞、參與互動;一曲吳儂軟語《聲聲慢》以古典而細膩的方式,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靜謐畫卷……豐富多彩的節目展演,也通過環太湖賽事契機,向全球展示了蘇州吳江“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文化底蘊。
獎牌展示 供圖 蘇體競賽
體育搭臺,文旅助陣,環太湖賽事結合文旅消費、騎行互動、人文展演、科技賦能,以“賽事+”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呈現吳江優美的自然風光、文化魅力與精神氣質,刻畫多姿多彩的蘇州灣印象,讓蘇州吳江賽段將成為展示蘇州吳江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名片。
當日午後,當最後一名車手的身影掠過終點線,蘇州吳江賽段的激情角逐正式落下帷幕。10月11日,環太湖賽的車輪將循著江風向北,轉戰南通啟東,開啟第三賽段的江海新程。吳江賽道上的每一寸印記,不僅鐫刻著車手們突破自我的堅韌瞬間,更將江南水鄉的溫婉與體育賽事的活力交織,伴著環湖的律動,向啟東的黃海之濱持續傳遞。(蘇體競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