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中國博物館學大會現場,蘇州博物館推出的“關愛·幸會蘇博——蘇州博物館無障礙主題展覽”受到與會專家關注。

無障礙主題展現場
此次展覽以“無界感知,人文共享”為核心理念,通過精心設計的觸摸、氣味、AR設備、語音導覽等多感官交互方式,為視障、聽障及老年群體打造了一段暖心又精準的博物館之旅,為會議現場首發的《中國博物館無障礙建設指南》提供了生動的案例展示。

無障礙主題展現場
展覽巧妙地以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建築為原型,將標誌性的粉墻黛瓦配色與幾何圖形融入展陳設計,營造出熟悉的蘇博美學空間。展區劃分為“幸會蘇博”、“手譯博觀”、“觸摸博物”及“博愛夕陽”四大單元,每個單元都蘊含著針對不同群體的“小心思”:視障觀眾可以通過觸摸精細的文物模型與建築裝置,感受蘇博的建築與文物之美;聽障觀眾可借助創新的AR手語導覽,獲取豐富的展品信息;而老年觀眾則能使用大字版講解詞、蘇州方言版語音講解,全方位打破觀展障礙。
這一創新實踐的背後,是對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深刻回應。正如展覽序言所述,在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與3.1億老年人,讓每一個人無論障礙與否、年齡長幼,都能平等地感受文化魅力,是文博機構不容推卸的社會責任。202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正式實施,更為此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石。數據顯示,2024年蘇州博物館接待的近500萬觀眾中,包含32萬人次老年觀眾及近萬名殘障觀眾,這些數字不斷驅動著博物館提升其服務的包容性。
近年來,蘇州博物館已聯合蘇州市盲聾學校、蘇州老年開放大學、蘇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等機構,持續探索藝術無障礙實踐。本次展覽既是對過往經驗的集中展示,也是對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優質教育”的生動詮釋,旨在回應“如何讓博物館真正成為所有人的文化家園”這一核心命題。
未來,蘇州博物館將繼續攜手更多合作夥伴,積極引入智慧科技,深化社教服務,搭建起無障礙橋梁,用博物館的溫暖照亮特殊群體前行的道路;以一顆關愛之心,幸會蘇博,共同見證文化與人文關懷的動人交融。(文/圖 蘇博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