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泰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力做好‘産、水、文、人’四篇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聚焦“建設幸福水城”主題,邀請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及興化、姜堰兩地相關負責人,詳解泰州在水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城鄉建設等方面的實踐成效與未來規劃。
發佈會現場
泰州因水而生、因水興城,水是城市的靈魂與名片。近年來,泰州市將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保護“一號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印發《泰州市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統籌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與水利保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39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連續三年保持100%,長江幹流連續七年達Ⅱ類,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長江泰州段水生態考核省級評估獲優秀等次。
在長江保護方面,泰州實體化運行健康長江行動指揮中心,對97.8公里長江岸線實施“天空地”一體化智慧監控,相關實踐入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秀案例。通過化工整治、岸線清理、十年禁漁等行動,長江泰州段生態持續向好,魚類種類從55種增至63種,靖江水域發現42頭江豚棲居,罕見的“江豚追捕刀魚”畫面登上央視。
水污染防治攻堅紮實推進,“十四五”以來,泰州爭取中央和省專項資金2.81億元,支持227個重點治水工程。全市70%以上重點工業園區建成工業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收集率年均提升近9個百分點;873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昔日“臭水溝”變身“生態河”。同時,實施退圩還湖工程恢復自由水面超15平方公里,建成17個生態安全緩衝區,濕地保護率達49.8%,位列全省第四。
城鄉水生態建設亮點紛呈。市住建局打造的三河綠道,以“人民城市”理念構建全齡友好“生活秀帶”,月服務市民超10萬人次,葫蘆島、海棠島等節點通過文化活化與“園文旅”融合,成為網紅打卡地。“十四五”以來,泰州水利系統投入106億元,建“長江防洪1小時應急圈”、整治河湖等,累計建成幸福河湖2894條。“十五五”期間,將圍繞“以水興産、以水潤城、以水彰文、人水和諧”,統籌發展和安全等,築牢水安全、生態、資源、文化保障,為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賦能。
區域實踐各具特色。興化聚焦“水生態、水經濟、水文化”,建成725條幸福河湖,79萬畝水産養殖帶動30萬從業者增收,“興化大閘蟹”品牌價值達313.36億元;姜堰從四大維度發力,投入3億元改善水環境,建成十里濱水長廊,完成全國平原水網首單生態産品市場化交易。
下一步,泰州將以編制“十五五”水生態保護規劃為契機,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水環境品質穩中有升,讓每條河流都成為城鄉亮麗風景,讓水域成為百姓幸福源泉,奮力書寫幸福水城建設新篇章。(文/圖 李靚靚 陳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