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AI時代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舉行
2024-04-09 17:40: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4月7日,由江西日報社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AI時代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以“新科技·新思路·新動能”為主題,來自國內外高校、科技企業的專家學者、有關負責人等共300余人參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5

大會現場 攝影 熊家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原校長周創兵作學術總結。江西日報社社長,江西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萬林,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董事長、黨委副書記黃玉林分別致辭。江西省社科院原黨組書記、院長汪玉奇主持研討會。江西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經理范高農,江西應用科技學院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彭迪雲,南昌醫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葉耀輝等出席研討會。

  在研討會上,來自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馬來西亞測繪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紫光股份、科大訊飛、聯奕科技等企業的有關負責人,圍繞AI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AI賦能教育智慧化的探索與實踐、智慧技術助力高校教育産教融合發展等議題作了專題報告,開展了圓桌對話,共同探討AI賦能高校教育創新的新路徑,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提供方向參考,展現了人工智能與高校教育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6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原校長周創兵 攝影 淩勇

  周創兵在學術總結中表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面對AI這一顛覆性技術革命,以“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擔當和勇氣積極應對,令人深感敬佩;與會同志的發言,思想新、觀點新、應用新、方向新,為加快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創新提供了啟發。

  周創兵表示,AI時代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人才培養迫切需要新思想、新理念來提高立德樹人成效。一是對大學而言,AI是高等教育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下的新挑戰,學校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不積極應對,將無法獲得深層次的發展,將失去發展空間和競爭優勢;二就是對於教師而言,AI時代到來,一般性的知識和技能將會大大地貶值,教師要有危機感。教師的挑戰是什麼?生存空間在哪?發展節奏在哪?這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三是對於教育教學而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AI時代到來,對於學生,一般性的知識和傳統的學習方式,將來不能適應未來的需要,AI時代大背景下,要求廣大教師們未來要學會學習,學會新的學習,學會廣義學習,學會研究性學習;四是對於教育教學、專業學科而言將面臨顛覆性、革命性問題。教育的內容、模組、環節、手段並未因為AI的到來發生本質的改變,要用AI賦能教育教學,豐富教材,創新評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7

江西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萬林致辭 攝影 熊家明

  黃萬林在致辭時指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AI已經廣泛應用於各個方面,對教育領域的影響也日益顯著。近年來,江西日報社(報業傳媒集團)在積極佈局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著力構建具有傳媒特色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的同時,積極履行黨報集團的社會責任,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建設運營了南昌人工智能數據創新基地、廣昌大數據標注産業小鎮等特色項目,著力打造AI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和集聚的高地。接下來,將與省內外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共進,推動教育鏈、産業鏈、人才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為江西省乃至全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貢獻黨媒力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8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董事長、黨委副書記黃玉林致辭 攝影 淩勇

  黃玉林在致辭時表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是江西省首批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堅持實施“健全人格+複合知識+實踐能力”的三元育人辦學理念,把思想教育、人格塑造與知識豐盈、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注重開放辦學,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國際合作,積極打造實踐性強、産業適配性高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將吸收此次研討會的研究成果,博採眾長、集思廣益,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時代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特別是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符合時代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文 楊水明 黃愈 諶旭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