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在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基礎上,以強基便民、強村富民、強業惠民為方向,確立了全縣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7個發展方向。
樂安縣當前的主要林業産業是毛竹、油茶、林下經濟、森林食品、森林旅遊等,下一步將以森林食品、森林旅遊産業為主導,推進構建“3+N”多元産業發展格局等,力爭全縣林業總産值達80億元以上。
今年以來,樂安縣作為30個深改試點縣之一,全面認領了19項先行示範任務,制定了《試點任務清單》,成立了“工作專班”,印發了《林業經營收益權登記管理辦法》《林地延包方案》《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工作方案》等。把竹筍森林食品産業定位為當前樂安的首位林業特色産業,建立了森林食品産業園,初步形成了特色竹筍産業集群。創建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竹筍)標準化生産基地24.3萬畝,筍竹兩用林1000余畝,延伸森林食品産業鏈條,探索“森林食品+森林旅遊”産業融合新模式,全縣竹産業年産值達27億元,帶動農戶1.5萬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油茶産業年産值達5億元,帶動農戶1.1萬戶,戶均增收1萬餘元,以兩大主導産業發展跑出深化集體林改“加速度”。深化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推動集體林地延包工作以點帶面、逐步開展、應延盡延,在全縣21個村小組率先開展林地延包試點,目前已完成延包面積2940畝。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完成174畝省級林地適度規模經營獎補項目,全縣規模經營主體達166個。
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聯農帶農成效顯著。完成公益林和天然林非木質化利用1650畝,全縣森林藥材種植面積達2500余畝。率先推廣應用林木採伐APP,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拓寬林業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推進林業碳匯評價、交易工作,加快推進樂安CCER碳匯10萬畝開發項目落地,已完成106680畝。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濕地生態修復。發展綠色金融,助力林業高品質發展,全縣林權抵押貸款額年度新增10300萬元。完成全市首單林下藥材種植面積440余畝。暢通林權流轉和登記渠道,今年已完成林權流轉面積51716.3畝,率先實現了不動産登記系統與林權管理服務系統對接互聯、信息共享,進一步便民利民。該縣“林權管理與登記互聯共享協同應用”案例被評為“江西省數字鄉村創新發展優秀案例”。協同自然資源部門結合林地延包和合同管理進行清理規範,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使一起多年未解決的跨縣林權糾紛得到圓滿解決,並已頒證1795.7畝。
加強林業基層建設。建立5個林業基層片區分中心管理服務模式。將檢察長、法院院長、公安局局長納入縣級林長,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公益訴訟有效銜接。在全省率先印發了《樂安縣林業經營收益權(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類)登記工作方案》,全縣共頒發了106本《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在龔坊鎮爐下村中坪組率先開展了集體林地收益股權量化到戶先行試點工作,由村集體制定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方案,經村民代表大會確定分配份額,進行公示後登記造冊,村集體經濟組織未截留一分錢,中坪組村民戶均按照股權量化分配收益10404-52020元不等。該集體統一經營林地從原來村民沒有任何收益分配到現在的全部村民獲得集體林地股權量化收益,為助力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致富打下基礎。(文 董國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