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安源:詩意遠方共煙火 文旅賦能開新篇
2025-01-02 15:44: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徜徉人文勝地增長見識閱歷,寄情人間美味忘卻生活煩惱,遊走街頭巷尾感知人間煙火……2024甲辰龍年,萍鄉市安源區緊扣“工運搖籃、辣紅安源”兩塊金字招牌,做實、做足、做滿“三篇”文章,利用獨有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文化旅遊正日益成為萍鄉安源人民幸福生活的“標配”,文旅産業以強勁的勢頭成為老城安源最具活力的朝陽産業。

  立足紅色資源 做實紅色文章

江西安源:詩意遠方共煙火 文旅賦能開新篇

《風起安源》光影秀 供圖 安源區文廣旅局

  國慶期間,安源區在安源紀念館前舉辦了一場《風起安源》光影秀。這場光影秀以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和牛形嶺為天然舞臺背景,光影交錯中,一幅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一段段紅色故事生動演繹,通過光影藝術與音效藝術的完美融合,生動再現了安源這片紅色熱土的輝煌歷程,帶給觀眾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新業態、消費新場景體驗。

  《風起安源》是安源區文廣旅局2024年打造的眾多文藝精品之一。鋻於紅色是安源最寶貴的財富與最厚重的色彩,安源區文廣旅局始終將紅色資源、紅色基因的挖掘、保護與開發擺在首位,打造紅色景點、推出紅色線路、創作文藝精品。2024年,先後創作《信仰的光源》《畫安源》《風從安源起》《把一切獻給黨》《煤山的記憶》《中華民風》等兼具歷史文化傳統和安源人文精神的文藝精品10多件;在省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中,三個文化站獲評特級站和一級站;公益藝術課堂、廣場舞大賽、社區藝術節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多彩文娛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爆款迭出;修繕、復查安源地委舊址等紅色文物158處;打造“百年安源正青春”紅色印象之旅線路等文旅深度融合項目,使安源國家4A級景區建設邁上了新的更高層次。

  深挖本地特色 做足辣味文章

  2024年,一直好辣的安源人欣喜地發現,安源的吃辣風俗,儼然成為政府、民間雙向奔赴的城市名片。

江西安源:詩意遠方共煙火 文旅賦能開新篇

“辣紅安源”文旅活動 供圖 安源區文廣旅局

  2024年,萍鄉通過“中國生態美食地標辣文化之都”生態區域公用品牌評定,從一眾食辣成風的網紅城市中脫穎而出。作為萍鄉市的主城區,安源區著力打造“辣紅安源”縣域IP,先後舉辦“中國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鄉”“辣紅安源”文旅商貿消費節和首屆雲貴川渝湘贛“六省聯動·辣紅安源”辣文化交流大會、“品味萍鄉·辣紅安源”首屆炒粉節、“萍水相逢 辣紅安源”5·19中國旅遊日、“國風超有范 花香蝶自來”首屆花蝴蝶國潮辣文化節活動等“辣紅安源”系列活動;同時扶持花蝴蝶、黃家將、明月湖等食品企業做優做精,“黃矮生態食府”“不辣不歡”“老萍巷”等辣特色餐飲企業出圈出彩,為安源老城區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注入了蓬勃的新質生産力,整體經濟社會呈現出熱辣滾燙的嶄新局面。

  “‘辣紅安源’品牌打響以後,我們店每天都有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品辣的顧客。”以“辣”和“娘心菜”為特色的萍鄉網紅餐飲企業——黃矮食府老闆在他的短視頻賬號上熱情地邀請全國各地的網友前來萍鄉品辣。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重點節假日期間,安源區重點旅遊景區接待遊客355.7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8.45億元。去萍鄉品“辣”正日益成為不少網友心心唸唸的時尚話題、網絡熱詞。

  心懷詩和遠方 做滿煙火文章

  多年來,安源區文廣旅局積極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大力推進基層文化品牌建設,先後挖掘、改造、推出了“基建村網紅墻”“武官巷砂鍋麻辣”等特色文化街巷,著力培育打造了安源糖畫、安源剪紙、安源拓印、安源石頭畫等非遺項目。安源燈彩傳統製作技藝還作為江西燈彩代表,驚艷亮相2024“點亮中國燈”——龍年燈會燈彩迎新春全國主會場活動暨第38屆中國·秦淮燈會。

江西安源:詩意遠方共煙火 文旅賦能開新篇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江西主會場活動現場 供圖 安源區文廣旅局

  今年6月6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江西主會場暨“江西非遺購物節·非遺集市”活動在南正街成功舉辦。集市上,極具地域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達100余項,涵蓋了賞、玩、品、購各大板塊,萍鄉本地及鄰近地市的遊客逛非遺集市、賞非遺技藝、品非遺美食、購非遺好物,推動了非遺保護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漫步冬日的安源大街小巷,但見安源老城區、南正街古玩一條街、基建村網紅墻、後村巷工業文化走廊等街巷人流如織,“在安源city walk,品最美人間煙火”等字眼火爆安源老百姓的朋友圈。

  工運搖籃,熠熠生輝;辣紅安源,未來可期。新舊交替的又一個時間節點上,紅色安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綻放滿園芬芳,散發無窮魅力。(文 周雙萍 譚恒琦 彭建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