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丹江街丹江村的鄉村振興實踐拓展基地內已熱鬧起來。一群孩子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農田,準備開啟一場農耕文化體驗之旅;不遠處,幾位村民在為遊客準備農家飯菜,陣陣炊煙升起,飯菜香氣瀰漫在空中……在丹江,産業興、鄉村美、村風正的願景正在照進現實,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振興探索。
産業花開 家門口端“金飯碗”
生態市民農園 攝影 黎志
産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丹江街秉持著黨建引領、全員參與的理念,以“村黨委+合作社+農戶”的創新模式,為鄉村産業發展按下“快進鍵”。丹江村的前景合作社,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種養、漁業,而是搖身一變,成為融合多業態的發展引擎,通過“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發展了鄉村新産業、新業態。結合“綠色+農文旅”理念,丹江村深入挖掘特色,建設了鄉村振興實踐拓展基地、市民農園、優質林果採摘園、垂釣園等,曾被撂荒的坡地,如今卻成了融合農耕體驗、戶外拓展的網紅打卡地。
沿著鄉間小路前行,市民農園內生機勃勃,城裏的上班族週末會來到這裡認領一塊土地,體驗播種與收穫的快樂;再往前走,優質林果採摘園裏,紅彤彤的果子挂滿枝頭,引得遊客紛紛駐足採摘;垂釣園裏,水面波光粼粼,垂釣者悠然自得。依託這些特色産業,村裏的民宿和農家樂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村民周紹華原本在外打工,如今回到家鄉,在鄉村振興實踐拓展基地找到了工作。他笑著説:“以前在外漂泊,心裏總不踏實。現在在家門口上班,收入穩定,還能看著孩子長大,照顧老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一場由黨組織引領的鄉村振興實踐,正悄然改變著贛西熱土上的鄉村命運。
環境蝶變 鄉村顏值“節節高”
安源湖彩虹步道 攝影 黎志
沿著安源湖彩虹步道漫步,退休教師張美雲一邊忍不住掏出手機拍攝著周圍的美景,一邊不時發出讚嘆:“太美了!簡直是一步一景,景景動人。”觀景臺、休閒小廣場、帳篷營地、生態停車場、露營拓展區,一個不落地被她攝入手機中。“五年前這裡還是臭水塘,現在成了生態會客廳了。”她點開相冊對比,曾經垃圾堆積的灘塗,如今變身濕地公園,岸邊蘆葦叢中藏著觀鳥屋,木棧道串起親水準臺……
丹江街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切入點,堅持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引導黨員幹部在基層治理中主動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廁所革命”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引導群眾牢固樹立“環境整治人人參與”的意識,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改廁施工現場 攝影 黎志
踏入丹江街聯星村,平坦的柏油路像是一條黑色絲帶,蜿蜒在農家之間。“村裏原來的道路雨天泥濘,晴天黃沙飛舞,地上垃圾遍地。現在,道路乾乾淨淨,地上掉了一張紙都有人撿起來放到垃圾桶中。村莊亮化、綠化建設、旱廁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居住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説起村裏的變化,聯星村村民充滿了自豪。
三年間,村裏完成12公里污水管網改造,家家戶戶用上三格式生態廁所,廢棄打谷場變身五人制足球場。保潔員王大姐説:“現在連三歲娃都知道垃圾分類,積分能換醬油呢!”
鄉風潤心 文明新風“拂滿村”
丹江街常態化開展“文明新風”評選活動 攝影 黎志
傍晚的丹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村民正圍著看“移風易俗”情景劇,墻上的“紅黑榜”格外醒目。
丹江村鄉賢理事會在廣泛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將紅白事公約寫進村規民約,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宜不辦”等文明新風,有效遏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推出的《新鄉約十二條》成了村民“小紅書”:喜事新辦不超過15桌,白事取消扎紙馬,考上大學不辦“謝師宴”改開讀書會等。
此外,丹江街還常態化開展“文明新風”評選活動,評選出“文明家庭”“衛生家庭”等進行公開表彰,使群眾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促進文明鄉風建設。道德積分超市裏,村民用志願服務時長兌換生活用品;“星級文明戶”門牌成了婚戀市場的金字招牌。
産業興旺帶來了富足的生活,環境整治打造了宜居的家園,鄉風文明塑造了和諧的氛圍。“我們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加油幹、奮力跑,以生態宜居為底色,以鄉風文明為韻味,以産業興旺為內核,讓強村富民的圖景更加壯美,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展望未來,丹江街黨委書記歐陽耀波信心滿懷。(文 周瀟瀟 彭婉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