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發佈 引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
2025-03-21 16:24: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3月20日,南昌大學攜手江西人民出版社,在南昌舉辦“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倡議活動暨《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新書發佈會。此次會議的舉辦,不僅標誌著南昌大學在數字教育領域的深耕細作,更展現了其在推動全民數字素養提升方面的堅定決心。

《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發佈 引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_fororder_圖片6

會議現場 供圖 南昌大學

  數字素養: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在會上,江西省委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和技術處三級調研員陳昊強調:“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一項戰略任務,它關乎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命運。”陳昊的話語描繪了一幅全民數字素養提升的宏偉藍圖。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社長、著名詞作家李維福在專家點評環節進一步闡釋了數字素養的深層內涵。他特別指出,數字技術已對文化創作産生了深遠影響,如人工智能技術在音樂、影視、遊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些都是數字素養在當代社會中的具體體現。

  教育先行:南昌大學的使命與擔當

  南昌大學副校長吳丹在致辭中表示:“南昌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將提升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重要使命,通過數智賦能助力南昌大學儘快實現‘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吳丹的話語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了南昌大學在數字教育領域的領導力和影響力。

  江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肖德徵從高等教育管理的角度補充到:“數字素養教育絕非高校‘獨奏’,而需政府、高校、企業與社會共同‘合奏’。”他提議以新書出版為契機,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江西數字素養教育走深走實,為數字中國建設培育更多高素質數字公民。

  手冊發佈:數字素養教育的里程碑

  《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的發佈,是本次大會的亮點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梁菁在致辭中提到:“這本書是多方協作攻堅克難的成果,是一本適合不同年齡、職業讀者的‘數字生存指南’。”梁菁的話語充滿了自豪和期待,也彰顯了對這本手冊成為數字素養教育重要工具的信心。

  作為《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的作者之一,南昌大學周輝林教授對新書進行了全面介紹。他特別強調,書中不僅系統梳理了國內外數字素養相關標準與框架,也通過豐富的案例與圖示,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數據利用、低代碼開發、大模型應用等數字技術,還緊密貼合讀者生活,提供了網絡安全防護的實用指南。

  “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非常適合作為數字素養教育與技能培訓的優質入門教材和科普性讀物。”教育部課程教材所數據服務中心主任劉林在點評中高度評價了這本手冊,他同時鼓勵高校與中小學、企業、社區等合作,開發更多適合不同群體的數字素養課程,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生態。

  學生聲音:數字素養教育的實踐者

  在會後的採訪中,南昌大學的學生代表分享了他們對數字素養教育的看法和體會。南昌大學社會保障專業,研究生二年級同學馬學平説:“人工智能(AI)在學科競賽和論文寫作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深入。”她表示,一方面,在學科競賽中會遇到案例分析難找思路,難與理論結合,AI會很快地幫助其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在論文寫作中經常遇到邏輯不通,標題難以學理化呈現,口語化嚴重的情況,這時就可以借助AI工具進行優化。

《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手冊》發佈 引領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_fororder_圖片7

南昌大學學生代表宣讀《關於提升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倡議書》 供圖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研究生二年級同學肖涵鈺則表示:“倡議書中關於數字技術賦能科研競賽的內容令我受益匪淺。掌握數字技能使我在面對陌生領域時,能快速構建知識框架並完成基礎認知;當遇到複雜問題時,亦可借助智慧AI平臺實時答疑解惑,例如近期很火的DeepSeek,其功能顯著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

  這些學生的親身體驗,正是將書中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生動例證,當代年輕人正在通過實踐數字素養,為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創新的數字社會貢獻力量。

  據悉,為進一步強化學生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意識與行動,作為國家13個部委聯合評選認定的“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數字學習類)”,南昌大學發起了關於提升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倡議活動,提出“深植數字思維,勇做終身學習者;精研數字技能,賦能學業創新;踐行數字擔當,共建智慧校園;堅守數字底線,捍衛網絡文明”等倡議。通過此次活動,南昌大學向全校師生乃至全社會發起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倡議,以助力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文 汪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