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
2025-04-07 18:03: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在長江與鄱陽湖交匯的咽喉要道,一座縣城正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譜寫著“三廊共生”的發展新篇章。江西九江湖口縣依託55公里江湖岸線,通過實施“三高戰略”——高標準規劃、高水準設計、高起點建設,構建起經濟廊道、文化軸線、生態屏障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成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縣域典範。

  “江湖鎖鑰”:地理造就的戰略樞紐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7

江湖交匯處的湖口縣城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湖口連大江,大江貫大海,大海通世界。”這首流傳于湖口的民謠,道出了這座縣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湖口位於鄱陽湖北部出口,作為長江與鄱陽湖的連接點,也是江湖水體交換的關鍵區域。這裡水道狹窄深邃,形成了“江湖鎖鑰,三省通衢”的戰略要衝。

  湖口的形成是地質構造運動、氣候變化以及水文條件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廬山的斷塊上升塑造了鄱陽湖的地形,使其成為南高北低、向北開口的洼地,而湖口正位於這一洼地的咽喉要衝。

  正是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湖口在歷史長河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為其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商脈千年:從繁華古埠到現代産業

  湖口縣博物館裏一幅清代《湖口縣城圖》展現了昔日的繁華景象:城墻沿湖而築,七大城門巍峨聳立,商船雲集,百業興旺。

  湖口自古就是“風來八面,積財聚寶”之地,鄱陽湖五大水系在此交匯,形成輻射江右的物流網絡。贛江沿岸的棉花、大豆,饒河沿岸的稻米、油料,修河沿岸的炭材、茶葉,撫河的麻桐竹器,信江沿岸景德鎮的陶瓷和磚瓦等,都被商船裝載著往來穿梭于湖口。姑塘海關作為“萬里茶道”上的重要節點,是贛茶、閩茶、徽茶的集散地,清初九江榷關曾移設于湖口。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8

湖口縣工業園區碼頭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進入新時代,湖口的航運價值愈發凸顯。2023年,通過鄱陽湖區經長江水路的貨運量達到1.63億噸,接近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的5%。2017年啟動建設的九江紅光國際港,總投資50億元,一期已投入11.89億元,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營4個5000噸級集裝箱泊位,為區域物流運輸提供了重要支撐。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9

湖口縣工業園區廠房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與此同時,湖口縣秉承“引綠色企業,建生態園區”的理念推動工業高品質發展,成效顯著。成功引進國能神華等多家國內行業標杆企業入駐。2024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36.6億元,佔九江市的五分之一。8家企業入圍江西企業100強,3家企業年營收超100億元,佔九江市年營收超100億元企業的半壁江山。

  近年來,湖口縣委、縣政府堅持工農並舉,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現代産業體系。目前,湖口縣已成為全國省級開發區高品質發展百強縣和全省工業高品質發展先進縣。

  文脈綿延:詩詞薈萃的人文高地

  湖口作為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節點上的河口城市,具有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特徵,其文化底蘊深厚。陶淵明、狄仁傑曾在這裡任縣令,蘇東坡三訪湖口,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鍾山記》;酈道元將此地載入《水經注》;陶淵明、謝靈運、張九齡、孟浩然等文學巨匠均在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這裡也是王勃筆下的“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所描繪的贛風鄱韻江南水鄉。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10

淹沒在鄱陽湖底明代五眼橋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蘇軾飄然去不還,長留韻墨石鍾山。行吟翠岫追風雅,詩在懸岩碧水間。”湖口石鍾山不僅有著奇特的地質景觀,更是文人墨客的心靈棲息地。山上還有唐魏徵、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清鄭板橋、曾國藩、彭玉麟等歷史名家真跡碑刻石刻,共170多處,均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鄱陽湖中的鞋山島,四面臨水,一峰獨聳,風光奇特,被譽為“天下無雙第一鞋”。

  石鍾山與鞋山于1996年12月作為廬山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兩處景點已成為湖口文化的重要象徵。

  穀雨詩會、青陽腔、黃梅戲、彈腔戲等文藝形式對地方文化影響深遠,湖口青陽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湖口草龍曾多次走出國門演出,湖口粑俗、湖口豆豉、湖口糟魚、湖口木船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市級非遺也有30多種。

  湖口因其扼江控湖、樞紐南北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演繹了無數戰爭傳奇。從三國時期周瑜水師故地,到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從孫中山視察東炮臺,到李烈鈞打響討袁第一槍,從日軍進兵武漢以此為駐點,到“百萬雄師過大江”西起湖口,這片熱土承載了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的磨難與艱辛。

  生態屏障:水文奇觀與生物多樣性

  在湖口石鍾山下,一道奇特的景觀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觀賞——江湖交匯處,兩股水流涇渭分明,形成了“江湖兩色”的壯觀景象。這是因為石鍾山周邊特有的地質構造對水流産生影響,加上江湖兩股水流交匯角度接近60°,導致長江水流發生大角度偏折,江水與湖水的含沙量與流速差異,形成了郭沫若筆下的“水文黃赤界”自然景觀。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11

江湖兩色景觀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鄱陽湖通過湖口調節贛江、撫河、信江、饒河和修水等五大水系的來水,減輕長江洪峰對沿岸的威脅。2020年長江汛期,鄱陽湖泄洪量達到300多億立方,佔長江總泄洪量的30%;在枯水季,鄱陽湖則向長江補充水源,平均每年在1470億立方,佔長江下游水文站徑流量的16.7%。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12

中國·江豚灣(湖口)鳥瞰圖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此外,湖口水域是長江江豚等瀕危物種主要棲息地,也是長江幹流江豚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冬季是江豚活動的高峰期,高峰時可達60—80頭,建成了全省第一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已成為科普研學和網紅打卡地。長江八里江段的湖口水域,是長吻鮠鯰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每年冬季,這裡還有萬餘只珍禽候鳥在此越冬。

  近年來,湖口縣投資近3億元打造中國·江豚灣(湖口)生態項目,建成全國首家長江全流域的淡水魚類展示館、標本館,展陳面積2.2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館的活體魚類150余種,共計15000余尾,其中包括中華鱘、長江鱘、娃娃魚、胭脂魚等名貴品種。兩年多來,有120多萬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生、專業人士來館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該項目已成為江西省展示生態文明成果的主要窗口。

  文旅融合:打造區域新地標

  湖口縣通過實施“三高戰略”,將地質奇觀轉化為發展動能,歷史文脈轉化為産業資源,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價值。

  近年來,湖口縣結合文旅項目打造和老城修復,投資8億元對石鍾山景區及周邊進行環境提升,建成石鍾山文化廣場、遊客中心、九江艦軍事文化樂園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投資近1.5億元建成江湖交匯的地標性項目——石鐘樓。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13

湖口縣石鐘樓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文旅活縣”戰略實施兩年多來,湖口圍繞石鍾山5A創建和中國·江豚灣(湖口)兩大品牌,舉辦了石鍾山漢服遊園、江豚灣音樂嘉年華、江豚音樂節等一系列文旅活動近100場,現場觀眾累計達50多萬人次,線上觀眾達1000多萬人次。

  在鄉村全域旅遊方面,湖口形成了“春賞張青桃花、夏看城山荷花、秋品湖口螃蟹、冬嘗流泗粑食”的四季特色。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接待遊客都達到63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60億元。

  三廊共生:縣域發展新樣本

  湖口這座“江湖明珠”正在書寫時代的傳奇。湖口以三廊共生——千年經濟發展走廊、文化傳承走廊、生態修復走廊創新實踐,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樹立了縣域樣本。

江西湖口:奏響“江湖交響曲” 打造"江湖會客廳”_fororder_圖片14

醉美湖口縣城 供圖 湖口融媒體中心

  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口段)建設中,湖口縣堅持保護優先、傳承發展,統籌推進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生態修復和産業發展,打造區域文旅新地標。

  “當石鍾山的晨鐘與長江的濤聲共鳴,當千年文脈與現代産業共振,湖口正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一位遊客如是感嘆。

  最長的江、最大的淡水湖、最“響”的山在湖口交匯,形成了“江湖兩色·石鐘千年”的壯美景觀。湖口,這顆鑲嵌在長江經濟帶上的明珠,正以其獨特的地理稟賦、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奏響新時代“江湖交響”的華彩樂章。(文 張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