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中共宜春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宜”躍千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在江西省宜春市舉行。活動聚焦宜春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網絡媒體與網絡名人的深度參與,全方位展示宜春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與時代發展新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宜春故事,傳播宜春聲音。
高安市,這座擁有2000餘年歷史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崇文重教的傳統,成為“宜”躍千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的重要一站。在這裡,由網絡媒體與網絡名人組成的采風團見證了高安市如何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展示傳承窗口,推動文旅創新融合,以澎湃文化力量賦能城市高品質發展。
文化展示傳承的窗口
“大家往身後看,這件瓷器就是本館‘鎮館之寶’,其釉色白中閃青,釉質瑩潤,紋飾繁密多達12層,器型非常完整,並且帶蓋,屬國內外元青花中的佳品。”在高安市博物館,采風團被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所吸引,這裡不僅是遊客熱門打卡地,更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
釉裏紅瓷 供圖 高安市博物館
高安市博物館擁有文物藏品1萬餘件,涵蓋了陶瓷器、玉石器、青銅器等多種類別。其中,1980年出土的高安元代窖藏尤為引人注目,該窖藏共出土瓷器239件,包括元青花瓷20件(含徵集的1件)、釉裏紅瓷4件。這些國之瑰寶使得這座縣級博物館走向世界,2024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超過38萬人次。
講解員介紹,釉裏紅的燒制工藝過程與青花相似,但難度更高,因為對火候的把控要求極高。銅紅料在高溫作用下還原極不穩定,溫度過高容易燒飛,溫度過低容易發黑,成品率極低。
高安市博物館副館長何燕表示,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承載,是文化傳承的橋梁。近年來,該館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社教和研學活動,大力傳播歷史文化知識,讓市民在“與文物對話”過程中,探尋高安往昔,傳承紅色文化。
科學精神的傳承之地
高安自古耕讀傳家,崇文重教,孕育出幸南容、劉恕、朱軾、吳有訓、傅種孫等一大批名士大家。在吳有訓科教館,采風團深入了解了吳有訓先生的生平事跡和科學精神。
吳有訓雕塑 攝影 汪婕
吳有訓先生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培養了錢三強、楊振寧、鄧稼先等一大批科學人才,為我國科教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館長熊光榮表示,吳有訓先生身上閃耀的科學精神和熾熱的愛國情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尤其是對於青少年群體,影響深遠。
借助館內歷史照片、文獻資料、珍貴實物,參觀者可以追溯吳有訓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從年少嶄露頭角,到赴美留學深造,從毅然歸國發展,到深耕科教事業,每一步都烙印著其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和對祖國的赤子之心。館中擺放的原子彈、氫彈、衛星等模型,及23位“兩彈一星”元勳事跡展板,見證著我國在科技領域的一次次突破。
瑞州府衙:文旅融合的新地標
文化保護,既要傳承好,也要利用好。近年來,高安市深入挖掘元青花、府衙、採茶戲等特色文化資源,通過舉辦系列文旅活動、推進元青花文旅融合示範區項目建設等方式,大力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讓古老文化重煥生機、大放光彩。
高安古稱瑞州,府衙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高祖六年。2022年對外開放的瑞州府衙,作為元青花文旅融合示範區核心項目之一,已成為當地文旅新地標,每年參觀人流量超30萬人次。府衙內通過展示本地文化和歷史故事,讓參觀者了解中國府衙內涵,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瑞州府衙航拍 供圖 高安市融媒體中心
徜徉于瑞州府衙外部,眼前是飛檐鬥拱、園林景觀,處處洋溢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而進入核心區域廉慎堂、知府廨,撲面而來的是滿滿科技感。其展陳利用幻影成像技術、異形螢幕等,全面呈現中國府衙文化和瑞州歷史。在“府衙千年”篇章,觀眾可通過沉浸式影院,穿越至古代瑞州府衙,還可在各級別代表衙署空間中穿梭,身臨其境追溯歷史,體會千年府衙文化。
如今,憑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旅遊吸引力,瑞州府衙已成為串聯一江兩岸、大觀樓、巴夫洛生態谷等著名景點的關鍵節點。它們共同構建起高安精品旅遊路線,將當地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有機結合,給予遊客一場跨越千年、古今交融的奇妙旅程。
從青花瓷韻的聲名遠播,到吳有訓先生科學精神賡續傳承,再到千年瑞州府衙文旅融合,高安市聚焦文化保護,以一系列舉措打破文化與大眾、與生活的壁壘,讓多彩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煥發新時代生機,描繪出城市發展的全新圖景。
通過此次主題宣傳活動,高安市的文化遺産、創新發展和社會經濟成果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宣傳,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宜春故事,傳播宜春聲音,發揮了積極作用。(文 汪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