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引金融“春水” 精準灌溉鄉村沃土
2025-05-04 14:24: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魏寒冰

  時令催人耕種忙,不誤田間一季春。春耕備耕不僅是農業生産的“開篇之作”,更是鄉村振興的“活力引擎”。作為一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一直以來,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在發展信貸業務中,始終不忘踐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充分發揮金融助力保障“三農”工作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以金融之力暢通鄉村振興血脈,主動下沉服務重心,將金融服務網絡延伸至田間地頭;持續創新金融産品,縱深推進普惠金融戰略,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力度,為涉農企業、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輸血供氧”,用金融“活水”潤澤贛鄱大地,讓“建行溫度”溫暖千家萬戶。

  洞悉需求金融“春雨”為農業龍頭企業保駕護航

  近日,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工作人員來到了地處安義縣鼎湖鎮西路村的田間地頭,嫩綠的小草破土而出,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柔軟的地毯,空氣中瀰漫著新翻的泥土氣息和花草的清新香氣,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良好氛圍。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引金融“春水” 精準灌溉鄉村沃土

春耕現場

  田野裏,數臺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株株翠綠的秧苗從秧盤上整齊有序地插入田間,轉眼間,水田便披上了一層“綠裝”。不一會兒,插完秧苗的插秧機便停靠在路邊排隊補苗。村民閔志名和妻子萬玲花搭配著幹活,一位駕駛著插秧機,一位熟練地為插秧機補充秧苗,確保插秧工作能夠持續高效地進行。

  “過去,我們夫妻倆在外地包地種田、維持生活。2012年開始,我們來到安義卓成農業來種田。如今,種田不再是靠蠻力,靠的是技術、管理。”閔志名説。從與村民交談中了解到,今年,閔志名繼續在江西卓成農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繼續承包了1000多畝地,今年1月份夫妻倆還從公司領到了20多萬元的獎金,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閔志名夫妻倆只是江西卓成農業有限公司數百名職業農民中的兩位。“像閔志名他們在公司裏領到田後,不僅每個月有工資,到年底還有年終獎。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公司都提前備好。這就需要公司有足夠的流動資金進行保障。我們公司是建設銀行的老客戶了,每當在流動資金方面遇到困難,建設銀行都會第一時間進行幫助。”江西卓成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江説。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對金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春耕耽誤不得,感謝建設銀行及時幫助我們解決資金週轉難題!”吳江坦誠地説,春耕來臨,購買種子、農藥、農機等農資需要大量資金。今年年初,在得知江西卓成農業有限公司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的想法後,建設銀行安義支行急企業之所急,主動上門服務,以最快速度為其授信將近700萬元貸款,有效緩解農業龍頭企業特殊時期資金困難。“在建設銀行多年來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致力於農業現代化,帶動更多的鄉親們種田致富。”吳江坦誠地説。

  同樣得益於建設銀行南昌分行金融“春風”送到春耕備耕田間地頭的還有南昌金進果糧油有限公司。走進位於安義縣黃洲鎮茅店村公路旁的金進果糧油育秧大棚,一片翠綠的“稻苗地毯”映入眼簾,已經達到立針期的水稻秧苗綠油油地鋪展開來,滿眼都是春意盎然。建設銀行安義格林郡支行客戶經理張妍卉情不自禁地感嘆道:“長得真好!水稻秧苗都這麼綠了……”

  “今年,我們公司通過‘公司+農戶’模式託管農田9萬餘畝,帶動周邊農戶近300人就業,水稻耕種機械化率達95%。”南昌金進果糧油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聲菊説,臨近春耕備耕時節,她犯了難。由於前期投入的部分資金尚未回籠,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資金的問題擺在了她面前。張妍卉了解情況後,及時為她發放了300萬元贛建科創貸款。“去年,也是正當面臨資金週轉壓力的時候,建設銀行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我們,而且我們之前從來沒有和建設銀行合作過,還是在我們最需要資金的時候主動上門服務,為我們解決了流動資金缺口。”黃聲菊説,有了建設銀行作為後盾,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做大糧食種植生産。

  傾心助力“貸”動特色産業發展“加速度”

  春季是農業産業發展的好時令,更是葡萄田間管理的關鍵期。走進位於安義縣萬埠鎮的南昌包山生態農場,只見溫室大棚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大棚內一行行葡萄藤架整齊排開,嫩綠的葡萄新葉已爬滿枝頭,濕潤的空氣裏瀰漫著淡淡的果香與泥土芬芳。農場負責人胡紀祿和愛人張麗英穿梭在葡萄架間,小心翼翼地修剪著葡萄藤。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引金融“春水” 精準灌溉鄉村沃土

建設銀行安義支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提供金融服務

  “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葡萄前期管護是關鍵,目前主要就是對全園進行消毒和清園,同時對葡萄基地的水泥樁和拉線進行加固。”胡紀祿告訴工作人員,今年的葡萄種植基地不僅有陽光玫瑰品種,還引進了巨峰葡萄新品種。從與胡紀祿的溝通中了解到,56歲的胡紀祿出生於安義縣萬埠鎮前岸村,成家後一直在外地打拼。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後,胡紀祿通過多方考察,發現葡萄易種植好打理,市場前景好,於是就拜師學習了葡萄的種植技術。經過深思熟慮,並於2020年回到家鄉創業,創辦了南昌包山生態農場有限公司,通過流轉當地農民的300畝土地,投身於鄉村振興中。

  “前期,我已經投入了200余萬元用於大棚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支付村民工資等。”胡紀祿説,由於葡萄種植的週期性限制,農場經營面臨了臨時性流動資金吃緊的情況,“當時我把資金緊張的情況跟建設銀行的一個朋友説了一下,讓我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天,建設銀行安義支行客戶經理主動打電話給我,還上門為我們提供金融服務。”

  “我們了解詳細情況後,立刻向上級彙報,在建設銀行省分行、南昌分行大力支持下,第一時間與南昌包山生態農場有限公司協商確定授信方案。”建設銀行安義支行公司部總經理熊彬彬説,秉承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很快就完成了開戶評級、審批投放等流程,為南昌包山生態農場授信100萬元抵押貸款,為其解決了後顧之憂。

  “建設銀行不僅為我們開通了‘綠色通道’,而且貸款利率還進行了優惠。”胡紀祿説,“建行速度”給了他以及包山生態農場前行的力量。“今年,我還打算增加農場裏果樹的種類,包括水蜜桃等市場上受歡迎的水果,並積極探索‘農業+旅遊+教育’融合發展的農耕文化,構建集採摘體驗、勞動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研學平臺,讓‘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的‘大産業’。”

  多維賦能激活鄉村振興“金融動能”

  走進位於安義縣龍津鎮前進村的江西谷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智慧化種植設備映入眼簾,走進基地的標準化食用菌棚裏,只見一組組鋼構種植架整齊擺列,潔白、細小的雙孢菇正在空調恒溫房裏茁壯成長,成熟後經過分揀、加工、裝運,將漂洋過海遠銷至海外。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引金融“春水” 精準灌溉鄉村沃土

食用菌種植基地

  “工人們已經把培養好的菌種覆蓋在鋼架上,啟動控制面板後,食用菌棚內部的濕度、溫度、通風等系統就會自動運行,技術人員便能通過菇房外的液晶顯示屏實時監測雙孢菇的生長情況。”食用菌種植基地負責人彭義明告訴工作人員,基地是2024年3月開始建設,去年12月開始投産採摘食用菌菇,目前市場前景可觀。

  作為安義縣人,彭義明在鋁型材産業摸爬滾打了多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朋友那裏種植雙孢菇,他告訴我種植雙孢菇市場前景好,效益高。”彭義明説,“説實話,一開始什麼都不懂。但是聽到市場前景廣闊,我們就毫不猶豫地開始幹。在朋友經驗的基礎上,我到處學習,到福建等地找專家、學技術,最終建成了這座‘智慧食用菌工廠’。”

  “前期,食用菌種植基地投入比較大,流轉土地、建廠、購買智慧化種植設備、請技術人員和工人,陸續投入資金600多萬元,這麼龐大的資金投入確實壓力不小。”彭義明説,“今年年初,面臨食用菌市場前景又廣闊,想繼續擴大規模投産,然而公司遇到資金難題,令我沒想到的是,得知我們公司遇到資金困難,建設銀行安義支行工作人員主動對接我們。”

  “為了讓谷瑞農業儘快用上建行資金,我們精簡工作流程,加快貸款審批,縮短放貸週期。”建設銀行安義支行營業室副主任徐勳昌説,其間加快了貸款流程,針對每個流程和細節進行討論,最終這筆130萬元的普惠貸款在今年3月底申請下來。

  “建設銀行給我們的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下一步我們要大刀闊斧地幹一番事業。”站在食用菌種植基地,彭義明信心十足地説,“目前我們廠佔地規模15畝,打造了10個食用菌棚,下一步我們想擴大規模,讓企業加速發展,同時我們也會吸納更多的周邊村民到這裡就業,並對他們進行短期培訓,掌握技術後安排上崗,讓更多的農民得到了實惠。”彭義明一再感謝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的金融扶持政策有力有效,讓企業發展順暢,更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鄉親走上富裕之路。

  春耕備耕動起來,金融“活”起來了,鄉村振興也“活”起來了。今年以來,建設銀行南昌分行涉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將繼續不斷加大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鄉村農業的金融扶持,全力助力春耕備耕,當好政府金融好助手,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體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上,繪就濃墨重彩的金融篇章。(文/圖 蔣亞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