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國網靖安縣供電公司:美麗新“中源” 電力“連心橋”
2025-05-21 15:34: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5月18日,國網江西電力(靖安中源紅)井岡先鋒共産黨員服務隊隊長余延江帶領隊員們走進宜春市靖安縣中源鄉合港村,對臺區變壓器和用電線路進行特巡特維。

  靖安縣中源鄉以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前來旅遊。合港村是中源鄉最邊遠的行政村,這裡多是山地丘陵,氣候十分宜人。每到夏季,這裡就成為了避暑勝地。

  乘上美麗鄉村建設“東風”,近年來合港村積極爭取項目、整合資源,積極打造鄉村旅遊重點村。日漸紅火起來的農家樂、觀光旅遊等,帶來了更大的用電需求,也對當地的供電可靠性和供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電量大了,但鄉親們並不需為用電事發愁。在這裡,鄉親們經常能看到一支紅馬甲服務隊走村入戶開展服務,它就是國家電網江西電力(靖安中源紅)井岡先鋒共産黨員服務隊,該隊現有隊員10人。

國網靖安縣供電公司:美麗新“中源” 電力“連心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21113725

服務隊服務現場

  “我們結合鄉村振興規劃,對該村電網進行超前謀劃、合理佈局,依託配電網供電提升‘123’工程,實施了差異化設計和精準化改造。”余延江説。此次配網改造有效解決了當地臺區三相負荷不平衡、偏遠地區低電壓等問題,進一步滿足了民生改善和當地産業發展的用電需求。

  “現如今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示範村,晚上路燈亮堂堂的跟城裏一樣,特色景點遊客絡繹不絕,農家樂生意興隆,這些都離不開電力的大力支持。”宜春市靖安縣中源鄉合港村黨支部書記李載森高興地説道。

  一條蜿蜒的水泥路依山而建,道路兩旁是成片的茶樹。茶農們戴著遮陽帽、背著茶籮在茶田裏忙碌,雙手麻利地採摘著茶葉。

  “種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白茶是靖安縣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距離合港村11公里的中源鄉古竹村,到處可見種茶、制茶的景象。這裡山清水秀,村民們以茶葉加工為主要收入來源。走進古竹村農産品合作社的茶葉製作車間裏,茶農們把烘乾機裏的一筐筐茶青倒進炒茶機,並一一在機器上設定好溫度、翻炒時間。

  電炒茶,不僅能提高茶葉品質,減少炒茶人工數量與時間,降低生産成本,還能有效減少大氣污染,經濟又環保。不過,隨著炒茶設備的大量使用,炒茶對電壓品質和可靠性同樣提出了更高要求。

  想客戶之所想。每年産茶季,國家電網江西電力(靖安中源紅)井岡先鋒共産黨員服務隊都會主動走進制茶生産基地,開展“零距離”的用電服務,為茶場殺青機、電炒鍋、烘乾機等制茶設備開展全面的“把脈問診”,為茶農茶廠量身做好延伸服務工作,保證制茶殺青每個流程環節的可靠用電。

國網靖安縣供電公司:美麗新“中源” 電力“連心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21113728

服務隊隊員檢查相關設備

  張根山是村裏的茶葉加工戶,他做的茶葉叫明前茶,因為上市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所以成品價格比較高。“今年的明前茶比往年略晚了一點,一斤成品在1000塊錢左右,和去年差不多。”張根山説。

  張根山的茶葉加工廠房緊挨著他的家,約200平方米的廠房內擺放著烘乾機、扁茶機、理條機、提香機、篩選機、吹毛機等30台機器。別看這個作坊小,生意卻挺紅火,30余台機器一天十幾個小時不停運轉著。

  “我們這個村子,80%以上都是做茶的。”張根山邊忙活邊説。只見他把烘乾機裏的一筐筐茶青倒進炒茶機,並一一在機器上設定好溫度、翻炒時間。“現在都是全自動炒茶機,只要通上電,設置好溫度、時間,就能完成茶葉的製作,而且做出來的茶葉要比手工製作的品質高出許多。”張根山説,現在他一個人看這幾台機器完全沒問題,一天下來可製作出200余斤成品茶,一年收入至少有30萬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茶農生産生活,早在去年2月份,國家電網江西電力(靖安中源紅)井岡先鋒共産黨員服務隊結合供電網絡的實際情況,將低電壓臺區進行整改:將原來的下戶線由單塑鋁線全部更換成電纜線;將整個村莊只有架空兩線的,改由架空四線供電,確保臺區負荷平衡力;將對地距離不夠的架空線進行加高,線路弧距較大的進行調準,將拉線老化及松脫的進行加固;將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線路進行排查處理。

  “茶葉銷量一年比一年高,每年茶葉開採前,供電師傅都會主動上門檢查炒茶設備和電力線路,制茶時,有了供電保障,茶葉增收致富有信心咯!”張根山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服務鄉村振興,架好黨群“連心橋”。作為供電服務最前端的一支共産黨員服務隊,國家電網江西電力(靖安中源紅)井岡先鋒共産黨員服務隊將一如既往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以供好電、服好務的責任擔當,攜手鄉親們共同繪就“産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文/圖 華延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