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安市市場監管局在推行“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後回訪”的執法模式基礎上,探索推出“四式聯動”模式,深入推進服務型執法建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嚴格程式,推行“報告式”執法機制
吉安市市場監管局探索實行行政執法“入企先審批、一次取物證、入企守規矩、過罰須相當、事後大回訪”等5項規範涉企執法具體要求。其中,“入企先審批”指執法人員進入企業執法前,必須履行好報批手續,經過分管領導甚至主要領導同意後,方可正式實施。截至目前,累計審批入企執法辦案80余次,全部嚴格執行要求,獲企業一致好評。
做好統籌,探索“一體式”監管機制
吉安市市場監管局創新出臺“隨信綜合一次查”舉措,推行檢查計劃、檢查人員、檢查事項、涉企合規指導“四個預統籌”,實施綜合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無感監管“四類監管”。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主要檢查方式,以交叉檢查、飛行檢查等為補充,以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為依託,隨機抽取“三品一特”重點領域高風險監管對象,隨機匹配檢查人員實施“隨信綜合一次查”,通過“上一次門、查多項事”對企業全方位“把脈問診”,推動精準檢查、高效執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目前已開展系統內“隨信綜合一次查”工作2次,企業反響良好,精準解決有關問題隱患50余個。
體現溫度,構建“前移式”服務機制
吉安市市場監管局結合日常執法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強化行政執法跟蹤幫扶,推出“入企聽訴、助企紓困”,主動向前一步,構建政企親清交流常態化機制。一是精準建好“三本賬”,逐條逐項梳理服務企業事項,明確服務內容和服務部門,建好《全市市場監管服務事項清單》《全市重點幫扶企業名錄庫》《企業服務聯繫卡》。二是優質做好“三服務”。通過實地走訪,看企業,看問題,看困難,設身處地聽訴求,把企業事當自家事,做惠企政策的引路人,為企業多指一步,使企業“免申即享、政策直達”。三是耐心力求“三辦成”。對企業求助事項分類梳理,可以立即解決的訴求問題當場辦;需持續跟進的訴求問題,明確幫辦方案和工作時限,定期跟蹤辦;對職能以外的訴求問題,及時轉訴反饋,形成合力幫助辦。目前累計走訪服務企業3500余家次,收集訴求4000余條,及時解決困難問題3900余個,企業滿意率達99.5%。
關注案後,建立“探親式”回訪機制
吉安市市場監管局健全實施行政處罰案件回訪制度,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問詢、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案件當事人進行“親情”回訪,重點圍繞執法規範、廉政紀律、整改情況三個方面開展。通過將監督觸角延伸到執法末端,既倒逼執法人員規範用權,又搭建起執法機關與管理對象的溝通橋梁,有效破解“重處罰輕教育”“一罰了之”等執法問題,持續提升行政執法透明度和群眾滿意度,打造服務型執法新範式。2024年全市回訪案件549件,滿意率和認可度正得到快速提升。(文 劉賽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