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 汪婕
5月30日,江西萬安贛江段的心安湖上,16支龍舟隊揮槳競渡,在500米賽道上展開激烈角逐,將第四屆“龍行贛江·暢遊萬安”龍舟文化旅遊月活動推向高潮。
龍舟賽現場 攝影 林海賓
此次活動以“山水裏的萬安·龍舟競渡”“煙火裏的萬安·龍舟市集”“文化裏的萬安·龍舟文化”三大板塊為核心,展現了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旅盛宴。
山水為幕 龍舟競渡顯激情
在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與萬安水電站形成的“心安湖”上,龍舟健兒們以整齊的號子和有力的划槳,與兩岸秀美風光共同繪就一幅動態畫卷。比賽採用男子27人木質傳統龍舟500米直道競速賽制,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配套表演 攝影 林海賓
“比賽太精彩了!”遊客林諶一家早早來到現場,只為搶佔最佳觀賽位置。此外,旱地龍舟賽、水上拔河等創新活動也為賽事增添了趣味性。
市集煙火 百嘉老街煥新生
作為萬安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百嘉老街經過保護性開發,成為集美食、購物、休閒于一體的特色街區。清晨的酒香、晌午的魚宴、暮色中的小龍蝦派對,讓遊客的味蕾得到極致享受。
百嘉老街 攝影 吳文兵
各鄉鎮的專屬攤位還展示了富硒農産品和非遺手工藝品,領導幹部化身“售貨員”,為當地特産代言。文旅消費券的發放和精品路線的推出,進一步提升了遊客體驗。
非遺傳承 文化瑰寶續新篇
萬安龍舟競渡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紀念舜帝“南巡”的傳説,清代同治年間已蔚然成風,現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82歲的非遺傳承人劉思錠一家三代與龍舟結緣,見證了這項傳統的延續。活動現場,《十八灘號子》與現代舞美結合,虛擬龍舟與真實江面競渡交相輝映。研學活動中,孩子們動手製作龍舟模型,親身體驗划槳樂趣,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萬安縣通過“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模式,連續四年舉辦龍舟文化旅遊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更推動了文旅融合發展。這場跨越千年的龍舟盛會,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界講述萬安的故事。(文 汪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