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高校思政課“活”起來,讓生態文明教育“實”起來?近日,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與江西生態文明展示館共同構建“家門口的思政課”生態文明思政實踐育人體系,建立“理論授課+場館研學+課題調研”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路徑。
思政課堂
理論課堂:厚植生態文明思想“入人心”
在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的思政課堂上,教師們將理論課題搬到了實踐基地,採用“理論+研學”的雙軌教學模式,開展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生態文明專題教學。理論環節,教師們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江西本土生態實踐緊密結合,選取鄱陽湖生態修復、贛江流域治理、贛南水土保持等本土案例,以案促學厚植生態文明思想。研學環節,帶領學生走進江西生態文明展示館,親身感受生態文明理論落地生根、迸發活力的實地成效。
“我們特別注重挖掘江西本土生態案例。”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星老師介紹道:“比如在講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時,我們會用婺源篁嶺的生態旅遊發展為例;講解生態系統保護時,則以鄱陽湖江豚保護為例。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故事,最能引發共鳴,也最能讓學生親身感受生態文明建設近在眼前。”
教師們將理論課題搬到了實踐基地
場館教學:體驗生態文明成果“活圖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上,學校創新性地將課堂搬進了江西生態文明展示館。在這裡,學生們不僅可以聽“踐行‘兩山’理念,繪就美麗江西新篇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共青生態館與江西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等專題思政課,還能通過生態沙盤、立體展覽、珍稀動物標本及多媒體互動裝置,沉浸式體驗江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同學們請看這個沙盤,它直觀展現了江西‘五河一湖’的水系分佈和生態格局……”江西生態文明展覽館講解員熊文婷的講解引人入勝。學生們先後參觀了“江西風景獨好”“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等特色展區,通過圖文展板、實物展示、數字影像等多種形式,全方位了解江西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
“我們不僅系統了解了江西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脈絡,更通過數字技術看到了鄱陽湖候鳥遷徙的壯觀場景,這種沉浸式學習讓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生刁路新興奮地分享參觀感受。
實踐育人:貫通生態文明研學“致善用”
為將生態文明思想付諸實踐,促進知行合一,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江西生態文明治理新篇章”“低碳校園建設”等實踐課題研究。同時利用研究結果開展“大學生講微思政課”活動,鼓勵學生將所學所思轉化為生動的宣講內容,並形成3-5分鐘的短視頻,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目前,學生們創作的微思政課視頻在B站、抖音等平臺累計獲得數萬次播放,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通過參與微思政課宣講,我不僅深化了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更鍛鍊了實踐能力。”參與宣講的學生周金連説道。這種“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實踐模式,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館校協同打造的“家門口的思政課”,實現了“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深度融合,通過理論聯繫實際、課堂延伸課外、理論結合實踐,讓生態文明教育真正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文/圖 郭慧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