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內,越南河粉的清香與南昌拌粉的醬香交織飄散,馬來西亞參展商用生澀中文介紹咖喱風味速食麵,安義老師傅吳傳平將手工榨出的土米粉下入沸騰大鍋——這碗穿越千年的江西米粉,正以700億元産業鏈的底氣款待世界。
6月13日至15日,2025米粉産業交易會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3萬平方米展區內,近500家境內外企業同臺展示,意大利通心粉、日式拉麵、泰式速食麵與南昌拌粉、柳州螺螄粉、雲南米線同場飄香。
“世界米粉看中國,中國米粉在江西。”展會現場,一塊展板上的標語格外醒目。江西米粉年産量近300萬噸,佔全國總量十分之一,全産業鏈規模突破700億元,産品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展會盛況與全球聯動:特色展區架起産業金橋
6月13日清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人聲鼎沸。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猶王瑩在2025米粉産業交易會的開幕式上表示,江西致力於打造國家級産業交流平臺,讓小米粉款待世界。
國際美食館首次成為亮點。馬來西亞參展商伊恩熱情推介椰奶風味的咖喱速食麵:“希望找到中國合作夥伴!”俄羅斯通心粉、越南河粉、日本拉麵琳琅滿目,12個國家的境外品牌與中國本土米粉同臺競技。
國內展區同樣精彩紛呈。周真真拌粉的醬香、景德鎮冷粉的清爽、安義土榨粉的醇厚,與常德牛肉粉、柳州螺螄粉、雲南過橋米線交相輝映。
展會特別設置江西小炒美食市集、江西外貿優品專區、老字號專區、文創市集“四大特色集市”。江西小炒集市裏鍋鏟翻飛,煙火升騰;江西外貿優品專區展示百餘種江西特産;文創集市上,卡通形象“湯圓醬”生動演繹九江米粉“三蒸兩百捶”非遺工藝,網絡微短劇《米粉總動員》吸引年輕人駐足。
配套活動推動實質合作。産品首發首秀展示會推出7種創新産品,米粉烹飪總決賽匯聚全球名廚,品牌加盟推介會促成多家連鎖品牌簽約。
據江西省商務廳服貿處處長趙群介紹,此次交易會專業觀眾超10萬人次,日均消耗鮮米粉超100噸,為歷屆規模之最。
千年技藝的産業新篇:從“煮米為索”到700億集群
走進安義米粉展臺,68歲的非遺傳承人吳傳平正將早稻米倒入石磨。“米是米粉的魂,得選本地早稻。”他身後陳列著免煮沖泡型新産品“安義記憶”,包裝上印著水墨古村——傳統與現代在此交融。
江西米粉的千年文脈源遠流長。東漢九江郡太守服虔記載“煮米為索”;南宋詩人讚其“捲送銀絲光可鑒”;錢鐘書在《管錐編》中直言南宋時“江西土産最著名”。
自然稟賦鑄就舌尖傳奇。江西作為重要糧倉,河流沖積出細膩沃土,孕育優質秈米。經浸泡、粉碎、擠糯等十幾道工序,最終成就“一城一味”:南昌拌粉醬香濃郁、景德鎮冷粉清爽宜人、安義土榨粉醇厚綿長。
政策賦能産業騰飛。近年來江西出臺《打造贛菜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提升江西米粉競爭力和附加值實施意見》,發佈“青花瓷紋樣+贛江水韻”統一標識。連續舉辦四屆米粉節,組織企業赴廣西、上海等地招商,推動春絲、五豐等老牌企業技改,扶持渣渣灰等新銳品牌年銷破億。
數據見證産業崛起。江西現有米粉銷售門店超5萬家,帶動直接就業數十萬人。在會昌縣,米粉年産量突破5萬噸,出口量佔全國60%以上,品質享譽海外。安義縣則形成“非遺+文旅”綜合體,米粉小鎮年接待遊客超6萬人次,全縣産業鏈産值達3億元。
破圈之路上的創新密碼:一碗粉的三産融合革命
在柳州窯埠古鎮,排隊“嗦粉”的人流蜿蜒百米。2024年柳州螺螄粉全産業鏈銷售收入達759.6億元,其中袋裝産品169億元,實體店396.9億元,配套及衍生産業193.7億元——這是工業化思維重塑傳統小吃的奇跡。
標準化築基。柳州構建91項全産業鏈標準體系,帶動20萬畝螺螄、竹筍標準化種養基地。在柳江裏高鎮,“藕螺共生”模式實現一田多收。
類似探索在江西同步展開。會昌縣建立3個綠色水稻基地,每季種子都需通過重金屬檢測;安義縣成立宗山楊氏合作社,將非遺技藝導入現代生産線。
“米粉+”跨界融合成為新增長點。“嗦粉+文旅”電子地圖串聯南昌拌粉店與滕王閣、萬壽宮景區;安義米粉小鎮開發研學課程,七年級學生黃洛萱在勞動課上體驗古法磨漿後感慨:“最開心的是吃現榨濕粉,配本地韭菜辣椒,味道好的無法描述!”
電商賦能打通“最後一公里”。在“涂表嫂”直播間,安義人涂珊珊日均帶貨5000單,柳州螺螄粉年寄遞量連續四年破億件,穩居全國單品前三。品牌建設各具特色。岳池縣推進“中國米粉之鄉”建設,2025年目標産值40億元;湖南青樹坪鎮申報國家地理標誌,打造“品牌+文化+體驗”模式。
創新産品層出不窮。交易會上,適老型米粉、清真米粉、螺螄粉火鍋等新品引發關注,為産業打開更廣闊市場空間。
從江西到世界:一碗粉的全球願景
“讓我們推動‘米粉+新技術’,發展‘互聯網+’消費新模式;推動‘米粉+服務’,培育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推動‘米粉+商文旅’,實現多業態融合。”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猶王瑩在産業大會上描繪的未來圖景,引發與會者共鳴。
技術革新驅動升級。會昌米粉歷經四代工藝革新,從北宋家庭作坊發展到擁有13條自動化生産線。安義龍頭企業聘請非遺傳承人擔任技術顧問,用現代設備模擬石磨轉速,保留古法風味。
國際佈局加速推進。江西五豐食品的叉車在會昌廠區繁忙穿梭,700噸米粉即將發往北美。柳州計劃借跨境電商開拓東南亞市場,江西企業則在越南、泰國設立分支機構。
文化輸出軟實力。網絡微短劇《米粉總動員》將非遺工藝融入潮流元素;江西11個設區市特色米粉集體亮相交易會,向世界遞出美食名片。
中國飯店協會資深會長韓明指出:“米粉産業正向預製化、標準化、綠色化邁進,成為激活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據預測,隨著RCEP紅利釋放,中國米粉出口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以上。
如今,江西米粉以每年300萬噸産量、700億産值的産業實力,從贛鄱大地飄向全球30多國。當産業鏈上下游在此握手合作,當全球粉面愛好者共品這碗“江西味道”,“小米粉款待世界”的願景,正從江西南昌出發,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文 汪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