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改出來的“輕裝上陣”——宜春市探索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2025-07-03 10:27:56來源:江西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宜春市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從機制創新破題,打出了一套為基層減負的“組合拳”。

  這項系統性的變革,讓基層幹部得以輕裝前行,幹勁更足、士氣更旺,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火熱實踐中。

  “以前要做表格填寫個人信息,再通過微信發給鎮裏。現在只要在系統裏點擊‘調減’,再‘提交’就好。”6月23日,因有享受特困補助的村民過世,萬載縣雙橋鎮紹江村黨支部副書記彭春紅打開江西“一表同享”系統,在“城鄉特困補助”一欄裏進行調減,便完成了操作。

  過去則是另一番景象:填表報數如山,壓得基層幹部喘不過氣來。“同樣的居民基本數據,上級各個部門都要,重復填報耗時費力。”彭春紅曾經的煩惱道出了基層幹部的普遍困境。如今,“一表同享”改革正在終結這種重復勞動。

  “一表同享”改革後,宜春市縣級業務表單數量由490張闔並壓減為141張,平均壓減71%。

  填報時間的節省,不僅來源於表格數量的縮減,還得益於數據的共享。“目前,‘一表同享’系統圍繞‘人、房、企’,匯集共享了大部分基本信息數據。”宜豐縣潭山鎮幹部鄒志賢欣喜地説,“像殘疾人補貼信息,系統能自動填充60%的內容,一鍵生成報表,時間節省超75%。”

  “我們全域推進‘一張清單控源頭、一個口子抓落地’,依託省級平臺打造縣鄉村三級數據倉,著力減輕基層填表報數負擔。”宜春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徐冰介紹,通過全面清理規範要求基層填報的各類表格、統一表格填報渠道、建立高頻數據共享庫,宜春市實現了基層數據一次錄入,多部門共享共用。

  除了填表多,文山會海、過度督查檢查考核、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也一度是消耗基層精力的“無底洞”。宜春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破除形式主義的虛耗。尤其是精文簡會負面清單的出臺,效果立竿見影——全市2025年上半年重點文件、會議的數量分別同比下降11.7%、17.6%。

  “我們守住年度總量只減不增的硬杠杠,杜絕不必要發文、改頭換面發文,文件突出‘幹貨’,文風倡導‘短實新’。”宜春市委辦公室公文交換室主任黃志清説,每次會議須精準確定參會人員,杜絕層層陪會。

  “督檢考”也在“大瘦身”。宜春市嚴格實行年度計劃與備案管理,今年將市直單位“督檢考”事項從申報的85項壓減至35項,全面推行“四不兩直”方式,依託“電子公函”大數據進行有效監測。該市還制定關於規範市本級領導幹部下基層陪同人員的通知、公務接待“十不得”等文件,讓基層幹部從繁瑣迎檢中解放出來。“現在很多督查檢查都是悄然而至、事了即走,陪同負擔輕多了。”宜春市袁州區三陽鎮黨委書記鐘芳感慨道。

  針對基層幹部反映突出的“指尖累”問題,該市制定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負面清單,下架停用低效政務應用程式26個,清理微信、贛政通工作群190個和“僵屍”“空殼”黨政新媒體賬號130個,讓基層幹部從點讚、轉發朋友圈等“指尖”上的負擔中解脫出來。

  該市還積極推廣袁州區摘牌減負“碼上辦”模式,完善平臺服務、監督等功能,實現辦事指南“一碼通”。

  日前,記者走進袁州區湖田鎮樟樹村,昔日挂滿墻面的實體標牌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方小小的二維碼。前來補辦退役軍人優待證的村民李啟生掏出手機掃碼後,按照提示5分鐘就完成了申請:“流程一目了然,再也不用跑冤枉路!”

  從“一表同享”的數據奔流,到精文簡會的務實新風,再到摘牌減負的縱深推進,宜春市以一系列改革硬招實招,推動基層減負從治標走向治本,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開會少了、考核減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進村入戶,解決實際問題。”6月23日傍晚,記者見到萬載縣雙橋鎮黨委書記戴蘇敏時,他剛從所轄村調研回到辦公室,鞋子上沾滿黃泥。

  減負的舉措有了,鬆綁的氛圍好了,一個個基層反映突出的問題得到高效破解。在“以上帶下”強化減負政策落地的同時,宜春還“以下看上”,在全市科學佈局縣鄉村三級基層減負觀測點,實時捕捉基層痛點,讓減負直抵末梢、精準發力。

  “基層減負絕非一時之功,必須依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宜春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李鵬介紹,宜春市委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將“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列為今年市委深改委成員領銜推進的重大改革項目,構建了“1+8+35”(由1個市委專項機制辦統籌、8家市直單位牽頭重點領域整治、35家市直成員單位和列席單位協同推進)的工作體系。

  此外,該市還建立了跨部門聯席會議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等體制機制。市委專項工作機制辦整合紀檢、組織、政務服務等部門資源,對基層反映問題突出的市直單位主動上門開展會商督辦,目前已推動34家市直單位解決具體問題54個。

  減負鬆綁不是終點,而是效能躍升的新起點。當基層幹部們從文山會海、各種表格的重負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走向基層、走近群眾,這股曾經被束縛的力量正轉化為謀發展、抓落實、惠民生的澎湃動能。(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鄒海斌 卞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