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南昌灣裏,梅嶺疊翠,生機盎然。7月6日下午,由中共灣裏管理局工委、灣裏管理局主辦的“索道來了,我們在行動”主題演講比賽迎來了總決賽。21位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企業、學校和新聞媒體等社會各階層的參賽者,共同奏響了索道貫通與文旅發展的雙重交響曲。
比賽當天,參賽選手們結合各自工作經驗和體會進行了精彩分享。他們講述灣裏文旅發展故事的“聲帶”,讓唱響“雲端索道”的好聲音,凝聚為推動南昌旅遊高品質發展的“動力”。經過激烈角逐,大灣集團講解員左丹獲得一等獎。
比賽現場 供圖 灣裏管理局
勾勒雲端索道的美好願景
南昌梅嶺雲端索道項目作為江西省重點建設項目、南昌市重大重點項目,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那麼梅嶺雲端索道現在的建設情況如何呢?
大灣集團講解員左丹,同時也是索道建設推進專班的一名成員,見證了雲端索道從藍圖照進現實的全過程。比賽開始前,她簡單介紹了雲端索道的基本情況。
雲端索道是一條單線循環脫挂抱索器八人吊廂式索道,線路水準距離5580米,共設下、中、上三個站點。其中,下站到中站為下段,距離4240米;中站到上站為上段,距離1340米,上、下站之間的線路高差710米。
沿線共有30個支架,配備112個吊廂,結合6米/秒的運行速度,索道單向運能約1500人/小時。索道建成後,從下站(灣裏城區)至上站(雲端景區),用時將縮短至17分鐘。
雲端索道一共有三大特色:
一是“雙驅動、雙迂迴”裝置。兩套驅動系統都安裝在中站,它的特點在於索道的上下兩段既可以聯合運行,也可以獨立運行,若是其中一段發生故障停運時,另外一段仍可以正常運轉,達到“快速疏散、集中營救”的目的,最大程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二是水滴型全景吊廂,造型獨特新穎。相較目前國內常規吊廂,其內部空間更大、觀景效果更佳、乘坐的舒適感更好。吊廂外部顏色借鑒杜鵑紅、青花藍、香樟綠和馬蹄金江西四色,分別代表以南昌、井岡山、瑞金等紅色故土為代表的紅色傳承,以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贛江為代表的南昌城市“海景”,以九江廬山、上饒三清山、鷹潭龍虎山為代表的綠色生態風光,以及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馬蹄金等數量驚人的金器堆背後厚重的江西人文歷史,充分體現了江西閃亮的地方名片和寶貴的文旅資源。
三是即將啟動打造的索道夜遊。索道建成的同時,將以古典音律發源地為背景、“大地之弦、梅嶺樂章”為主題,啟動索道夜遊打造,通過AI科技與燈光音律相結合,讓每一束光每一個音符都能與之互動。索道夜遊,照見南昌,大地之弦將成為雲端索道差異化核心競爭力,造就古有“秋水共長天一色”,今有“大地之弦奏響梅嶺樂章”的文旅新地標,向世界展示南昌的風采。
這場演講比賽恰逢南昌梅嶺雲端索道項目衝刺的關鍵節點,不同的選手從不同的崗位走來,他們以獨特的視角勾勒著雲端索道的美好願景。
比賽現場 供圖 灣裏管理局
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
作為全市實施“攬山入城”戰略的主戰場,灣裏近年來緊緊圍繞“打造城市中央公園”發展目標,持續提升顏值和品質,打造精品民宿70余家,環鄱賽、全省戶外運動發展大會、梅嶺越野賽、太平啤酒節等品牌文旅賽事活動輪番上演,蟠龍峰景區人氣如虹、“灣裏早酒”聲名鵲起、梅嶺天街呼之欲出,全年接待遊客超2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67.5億元,2024年更是晉陞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成功再奪得一塊“國字號”招牌。
從充滿希望的五月到驕陽似火的七月,此次演講比賽自啟動以來,歷經一個多月的精心籌備與層層選拔,如同一場激昂的接力賽。
初賽、復賽階段,基層幹部紮根一線的堅守、企業搶抓機遇的魄力、居民見證家鄉蛻變的欣喜、學子展望未來的憧憬……來自各個領域的選手踴躍參與,他們帶著對南昌梅嶺雲端索道的期盼,紛紛登上演講的舞臺,用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鮮活的案例,講述著自己在索道建設中的奮鬥故事,為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順著索道謀發展,我們大修內功,既有‘灣裏人家’暖服務,更爭取到全省‘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項目,背靠月亮灣,順勢打造半擁溪流半擁山的共同富裕樣板村和近郊旅遊打卡點。”招賢鎮東源村駐村幹部徐昌昊在演講臺上揮動手臂,身後大螢幕展示著索道建設畫面與東源村風光交融的畫面。她的聲音充滿力量:“索道來了,我們全力迎接機遇,村莊和索道互相成就,成為詩和遠方。”台下觀眾頻頻點頭,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索道+鄉村振興”的融合方案。
“積極探索旅遊發展新模式,才能讓灣裏成為展示南昌的最美‘雲端窗口’。”憑藉豐富的新聞媒體工作積累的經驗和眼界,來自南昌日報社的參賽者吳函芹分享了她的思路。
這條即將騰空而起的“文旅金線”,承載著破解發展瓶頸的戰略使命:線路總長5580米,17分鐘的雲端旅程將替代原本40多分鐘的盤山公路。更令人振奮的是,後期將對索道周邊商戶聯合起來共同協作、建立協作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將助力打造成為俯瞰梅嶺百里林海、遙看南昌萬家燈火的絕佳視點。
觀眾 供圖 灣裏管理局
民生溫度與文旅熱度交融
演講臺上,灣裏公安分局的王智玲動情講述:“當索道成為灣裏新地標,我們早已準備好以全時空、有溫度的警務服務,書寫‘山水有情、警藍有愛’的平安答卷。”
更令人驚喜的是,原本偏遠的村落因臨近索道上站,村民正將閒置民房改造成森林康養小屋,曾經閉塞的山村正蛻變為高端度假目的地。來自羅亭鎮義坪村的村民代表胡蔚馨説道:“索道能提供工作崗位,帶動周邊餐飲業、旅遊服務業等發展,對於咱們灣裏人來説,幸福灣裏是美麗家園,而雲端索道就是美好未來。”
來自灣裏管理局第一中學的學生歐陽明燕,生動展示了她和同學們對梅嶺雲端索道充滿好奇和期待。
比賽間隙,南昌市梅嶺景區洗藥湖管理處香城園度假村老闆娘徐純霞説:“索道開通之後,上山的遊客肯定會變得更多,對於我們民宿餐飲行業的經營者來説,客源多了,收入肯定也隨著增加,所以我們都非常期待索道開通。”
“梅嶺雲端索道建成後,提升的不只是發展‘海拔’,更是市民遊客的幸福指數,灣裏騰飛的嶄新高度!”南昌市新媒體協會秘書長胡位濤説。
演講中,來自基層一線的幹部群眾,通過生動又接地氣的暢想與思考,讓梅嶺雲端索道既有文旅“熱度”,更有民生“溫度”。“通過今天的演講比賽,我們聽到了詩意的表達、理性的思考,也感受到了樸實無華卻直抵人心的力量。相信隨著梅嶺雲端索道的運行,南昌將被賦予全新的文旅發展內涵。”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語言文字研究所所長黎傳緒説。
在演講比賽激蕩的聲浪中,灣裏的文旅産業和民生事業蓄勢待發,一場驚艷的雲端飛躍即將開啟。(文 蔣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