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景德鎮高新區建設管理局,一面鮮紅的錦旗格外醒目,“危難時刻施援手,救命之恩永銘記”。送旗人王海磊緊緊攥著陳鵬的手,激動地説:“陳大哥,感謝你的奮不顧身,挽救了我們一家!”直到這時,陳鵬的同事們才知曉,這位低調的“硬漢”,幾天前在昌江水中完成了一場與死神的賽跑。
陳鵬(左)獲贈錦旗 攝影 周佳
盛夏的景德鎮酷熱難當,7月6日傍晚,市民王海磊帶著兒子小王來到昌江河鳳凰大橋附近水域玩水。誰知一不小心,小王腳上的拖鞋被卷向河心。“我當時就想把鞋撈回來,沒成想水流比想像中急得多,那片水域的深度也遠超預期,太危險了。”王海磊回憶時仍心有餘悸,他果斷放棄撈鞋,轉身想回到兒子身邊。逆流遊回岸邊非常耗體力,當他狼狽地爬上岸時,已經精疲力盡。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有人溺水啦”的喊聲,王海磊心裏咯噔一下,猛地看向兒子原本所在的位置,不會游泳的兒子在水中慌亂地撲騰著,已經隨著水流從淺水區漂到了深水區。看著兒子在水中掙扎,王海磊心急如焚,也沒有力氣再下水救人。就在這時,一個身影朝王海磊兒子所在的地方游去,這個人就是陳鵬。
三十米,二十米,十米……陳鵬奮力劃水,靠近時,他猛地將孩子從水中拖出,沉穩的聲音穿透水聲:“別怕!抬起頭!抓著叔叔!”陳鵬立刻改用仰泳姿勢,一手緊扣孩子的胳膊,一手奮力劃水。可逆流的阻力遠超想像,遊出沒多遠,陳鵬的手臂開始發麻。他抬眼望去,離岸邊還有幾十米的距離。
“當時真有點慌了。”陳鵬後來坦言,“但一想到手裏托著的是一條命,就不敢鬆勁。”他拼盡全力向岸邊游去,同時呼喊岸邊群眾幫忙,有兩名熱心人聞訊下水接力。終於,在眾人合力下,孩子被救上河岸。此時的陳鵬癱坐在岸邊,腳底被劃破了好大一個口子。
驚魂甫定的王海磊打聽恩人姓名,才知救人者是高新區建設管理局的陳鵬。更巧的是,兩人都是河南信陽老鄉。“在老家,這份恩情得磕頭認親啊!”王海磊捧著錦旗,感慨到:“我撈鞋時知難而退,可陳大哥托著我兒子的命,都沒放手!”他幾次要請陳鵬吃飯,都被婉拒。
陳鵬的妻子事後滿臉心疼,他只是笑笑:“那會兒哪顧得上想這些。”這份本能,源自他骨子裏的軍人本色。1995年入伍的他,參與過抗洪搶險、火災撲救、爆炸救援……陳鵬説:“退伍了,這身‘軍裝’雖然脫了,可軍人的本分不能丟。”
昌江岸邊那次奮不顧身的一躍,正是他“退伍不褪色”的生動注腳。錦旗上的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映照著兩個家庭的緣分,更映照著一位老兵用行動書寫的擔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不是偶然,而是刻在骨子裏的本能。(文 周佳 蔡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