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思政不斷線,為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凝聚發展共識、激發奮進力量,近期,江西工程學院“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紅色教育專題培訓班前往河南,開展了一系列實踐學習活動。
活動合影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追憶修渠歷程,感悟精神偉力
學員們沿著崎嶇山路,重走修渠路,抵達紅旗渠青年洞,並在紅旗渠紀念館開展現場教學。學員們依次觀摩了“千年旱魔”“紅旗引領”“太行豐碑”“實現夢想”“今日太行山”五個展廳,從歷史影像到實物陳列,從詳實數據到今昔對比,深刻領略了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戰天鬥地、改造山河的偉大壯舉。
學員們在紅旗渠青年洞合影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學員們參觀紅旗渠紀念館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讓學員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大家還圍繞“如何將紅旗渠精神融入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展開熱烈討論,通過觀摩“神工鋪”“虎口崖”等險要工程遺址,切身感受當年建設者“鐵錘鋼釬鑿太行”的奮鬥精神。
學員于永清表示:“走進紅旗渠,我深感震撼、感動與敬佩。在學校發展的新階段,我們要將紅旗渠精神與學校實際緊密結合,把個人發展融入學校戰略,立足崗位,務實篤行,助力學校事業邁向新高峰。”
傳承為民情懷,踐行初心使命
在谷文昌生平事跡展覽館,學員們參觀了“昔日東山”“執政為民”“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等專題展覽。今年正值谷文昌同志誕辰110週年,校黨委組織的沉浸式黨性教育實踐課堂,讓學員們近距離感悟到了“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強大精神內核。一幅幅珍貴照片、一段段詳實文字、一件件實物,客觀再現了谷文昌同志的光輝一生,生動刻畫了他執政為民、艱苦奮鬥、求真務實、致力發展、廉潔奉公的公僕形象。
學員們參觀谷文昌生平事跡展覽館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學員史洪松説:“谷公一碗米飯大家分、自行車上綁鋤頭的事跡令我印象深刻。我們要將谷文昌同志的優秀政治品格融入教育教學實踐,堅守講臺,潛心育人,踐行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
追尋榜樣足跡,感悟初心力量
在輝縣市回龍村,學員們聆聽了“雲端築路故事”,觀看全國勞動模範、回龍村黨支部書記張榮鎖的紀錄片,參觀回龍精神展覽室。為了更真切地感悟回龍精神,隨後學員們重走了當年回龍村民修築的蜿蜒8公里公路和千米長“S型”隧道,深切體會到了當年修路的艱辛。
學員們觀看張榮鎖紀錄片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學員們參觀回龍精神展覽室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學員譚文武表示:“我們要深刻領會‘艱苦奮鬥,過緊日子’的思想,把敢想敢幹、務實肯幹的精神融入工作和教學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動學校發展,培養時代新人。”
對話千年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學習實踐期間,學員們參觀了平原博物院。精美的青銅器、陶俑、瓷器等文物,讓學員們領略了牧野文化的厚重滄桑,溯源了中原文明的光輝燦爛。學員們還走進殷墟博物館和中國文字博物館,探尋殷商文化,感受漢字的演變之美。面對一件件文物、一處處遺址,學員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
學員們參觀平原博物院 供圖 江西工程學院
此次實踐學習,學員們沿著歷史的脈絡,追尋先輩足跡,不僅領略了紅旗渠精神的磅薄偉力,還感受到了殷商文明的璀璨光芒。全體學員將繼續秉持紅旗渠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勇於創新實踐,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一流的業績迎接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磅薄力量。(文 謝旻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