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核學科特色優勢,整合紅色教育資源,構建起貫通紅色教育基地與核工業前沿陣地的“沉浸式”思政育人新模式。
青年師生赴中核控制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參觀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黨建領航: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東華理工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強化頂層設計,紮實推進“核心聚力”黨建品牌創建三年行動計劃,以高品質黨建引領育人實踐。通過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在聯合黨建、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度協同,為核專業學生搭建服務國家戰略的高端平臺。同時,組織學生赴中核控制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秦山核電基地、中國核工業科技館等核行業單位開展實習實踐,讓學生在行業前沿深刻體悟科技報國的時代使命。
入黨宣誓儀式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紅色鑄魂:傳承革命精神薪火
學院黨委組織“贛核青年”暑期社會實踐隊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于都追尋紅色足跡,通過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學習、微團課《紅燈閃爍》等教育活動,築牢青年思想根基。在長征渡口現場教學中,同學們認真聆聽“三十萬于都人民用沉默守住的驚天秘密”的感人故事;在莊嚴宣誓與拜訪紅軍遺孀、抗美援越老兵的過程中,同學們從“石頭硬,硬不過紅軍骨頭”的革命箴言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團隊邀請王有群副教授開展“博士課堂”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科技賦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學院黨委“因‘核’制宜”,組織師生深入于都、南昌、九江等地開展特色實踐,推動核科技服務鄉村振興。教師團隊通過專題講座系統講解核輻照育種技術,以抗旱小麥“魯原502”等典型案例深入解析農業科技應用成果;學生團隊通過“華龍一號”模型拼裝、核科普遊戲等趣味活動,激發鄉村兒童科學興趣;同步開展“童顏鶴影·鄉情定格”攝影、童聲頌黨朗誦賽、安全教育定向越野活動等系列活動,實現科技服務與人文關懷有機統一。
團隊志願者通過漆扇製作遊戲普及粒子運動的科學知識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通過系統化的“沉浸式”育人實踐,學院引導核工學子將“兩彈一星”精神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內生動力,生動詮釋了高品質黨建引領人才培養高品質發展的豐碩成果。(文 歐陽威 井瑩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