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街區變景區,老城區煥發新時尚——透視南昌市東湖區文旅消費流量密碼
2025-08-04 11:05:02來源:江西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8月1日一早,數萬人齊聚南昌八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隨後,大部分遊客的南昌之旅才正式開啟:有的就近前往省府大院CityWalk,有的去稍遠的大士院品嘗瓦罐湯和拌粉,還有的慕名前往佑民寺、杏花樓拍照……遊客聚集的南昌市東湖區,好不熱鬧。

  近年來,東湖區文旅消費呈現新形式——大學生“特種兵”愛在老街區打卡,“文青”們喜歡探尋老建築的歲月痕跡。7月底,記者走進東湖區蹲點調研,解碼這份煙火氣和鬆弛感在老城區內碰撞出的新時尚。

  北湖路上,一棟兩層的老洋房立於北湖畔,門口一棵梧桐樹幾乎遮擋住建築的一半。這家名為品·環湖69的餐飲店主營茶咖和私房菜,線上出圈爆火,線下客流不斷。如今,圍著北湖的眾多老舊建築被盤活,改造為非遺陳列館和文藝餐廳等業態,成了新的城市地標。

  同樣受遊客喜愛的還有位於北京西路的省府大院,這裡有近百棟居民樓,屬於典型的老社區。近兩年,隨著一批年輕創業者的入駐,咖啡、甜品、書店等40余家新潮小店為這個老社區帶來了新的活力。走進位於省府大院的念青書店,迎面是淡淡的藏香味。在南昌打拼的“90後”青海人青紅,將10餘年的圖書從業經歷變為創業基礎,2022年下半年在省府大院開了這家書店。“我一直想開社區書店,創業投資不大,做街坊生意也有盈利空間,這種模式在廣州挺受歡迎。”青紅介紹,開業以來有8萬人次進店,營收主要來自圖書、飲品和文創産品。

  在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曹國新眼中,2022年前後,一批創業者將外地的發展模式帶到了南昌,孵化出形式多樣的文旅消費內容,同時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消費需求。“遊客需求變化明顯,大家開始扎堆前往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地方。”

  2023年7月,小羅子湯店在大士院開了間1000平方米的分店,這裡從地磚到柱子,基本保留了原店舖上個世紀的裝修樣貌。“消費者認可我們,除了覺得美味實惠之外,也是覺得這是老字號、南昌本土味道,這就是一種情緒價值。”該店老闆娘劉月華介紹,該店僅拌粉一天就賣出6000余碗,每月銷售盒裝拌粉超過3萬盒。

  “登閣觀江景,下樓品煙火”“大士院過早,蛤蟆街夜宵”……東湖區的文旅消費標簽越來越多。作為老城區,東湖區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但也面臨著城市基礎設施老舊等現實問題,如何讓文旅出圈帶動城市品位躍升?如何讓發展紅利與本地居民共享?這些都是擺在政府、商家、居民面前的共同課題。

  北湖邊,修繕後的原河東會館煥然一新,這三棟老建築如今有個新的名字——T16綠洲。T16綠洲的主理人陳巍介紹,當初這裡是外墻斑駁、門窗緊閉的老房子,變成現在這樣,社區幹部幫了不少忙。社區幹部不僅帶著他們對接江西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確認公房租賃細節,還在裝修噪音干擾、裝修材料堆放等問題上,幫著積極協調鄰裡關係。“我們在門口擺放13張搖椅供居民乘涼,設計將這塊空間與居民分享,是一種新業態與老社區的共生發展。”

  如今,這份在北湖畔精緻生活區的鬆弛感,也逐漸提升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北湖邊飯店主打南昌菜,主理人任俊傑介紹:“飯店在試營業期間坐滿了街坊鄰居,大家覺得味道不錯,都願意在這裡消費。”

  “我們現在嗓門小了,笑容多了,看到哪有垃圾,也會順手給處理了。”在大士院,居民主動加入城區衛生的維繫中。據大士院的社區幹部介紹,大士院投入300余萬元實施“修舊如舊”改造,改善街區環境,成立街區運營管理指揮部,統一負責環境衛生管理、街區秩序維護等工作,提升遊客旅遊體驗。2024年,大士院街區共有商鋪500余家,新增商戶超200家,帶動逾千人就業,周邊商業體出租率提升至95%,推動了周邊地區商業價值的躍升和文旅商産業的發展。(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遊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