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袁州區:“油茶+N”立體種植解鎖“一林多收”密碼
2025-08-11 17:38: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仲夏時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西村鎮山巒疊翠,綠意滿目。在新森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的油茶林中,纍纍油茶果綴滿枝頭,林下套種的虎杖、崗梅等中藥材生機勃勃,翠綠的貝貝南瓜迎來豐收。村民們在林間穿梭忙碌,除草、管護、採摘,構成一幅生動的農忙圖景。在基地務工的張海燕欣喜地説:“油茶正處生長旺季,再過3個月就能采收,林下的蔬菜、中草藥讓我們天天有活幹。”

  這片蓬勃生長的土地,正是袁州區探索“林上、林中、林下”多元利用的成功範例。“90後”青年謝志強依託家鄉百萬畝油茶林的資源優勢,幾年前流轉300余畝林地,大膽嘗試油茶與中藥材、果蔬套種。如今,這片林地真正實現了“樹上結油、林下生金”的立體效益:油茶為中藥材撐起天然“遮陽傘”,令其成活率提升30%;淺根藥材不與油茶爭搶養分;南瓜、冬瓜等淺層作物則巧妙利用采收時間差,保障了收益的持續性。謝志強自豪地算了一筆賬:“今年,油茶畝收益約1000至2000元,套種果蔬和藥材再增收2000至3000元,平均每畝總收益達5000至6000元。”

  作為歷史悠久的“油茶之鄉”,袁州區近年來緊抓國家林下經濟發展機遇,將油茶産業列為“三農”工作首位,出臺《袁州區推進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構建起“政府引導、基地種植、農戶參與、企業加工”的多要素聯動産業生態。

  “這種‘時間換空間、空間創效益’的複合經營模式,已帶動117戶種植戶發展油茶基地3.8萬畝,形成區域性特色産業集群,實現綜合産值4.5億元。”該區林業局副局長李鐵明表示,通過“以短養長”策略,袁州區既提升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又拓寬了林下經濟可持續路徑,真正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和諧統一。

  從“單一種植”走向“立體增收”,袁州區以創新模式破解“一林多收”難題,讓“樹上摘果、林下生金”成為現實圖景。這一既守護綠水青山“顏值”、又提升經濟發展“價值”的實踐,不僅為鄉村注入綠富美的新活力,更為“兩山”轉化和鄉村振興貢獻了可複製推廣的鮮活樣本,為全國林下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文 胡未潔 鐘南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