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東華理工學子暑期“行走的課堂”:三大實踐載體構建立體思政育新人
2025-08-14 16:13: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鐘薇責編:尹紅燕

  為深化“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今年暑期,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物理與空間探測學院組建多支實踐團隊,將專業特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紅色課堂”“民生課堂”“科普課堂”三大實踐載體,構建起立體化思政育人新格局。

  紅色課堂:地質精神與革命傳統交相輝映

東華理工大學創新暑期思政教育模式:紅色鑄魂、科技惠民、科普潤心_fororder_圖片1

參觀現場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學院注重將紅色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通過“實地研學+現場教學”模式,讓紅色基因深度融入專業教育。在廣昌縣驛前鎮高虎腦戰役舊址,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羅仙平帶領“紅色青春”小分隊重走紅軍路、瞻仰紅軍烈士紀念碑,通過齊唱紅歌、聆聽革命故事、觀看紅色微電影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羅仙平現場講授《在革命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主題思政課,勉勵師生們傳承紅色基因,將青春奮鬥融入強國復興偉大事業。團隊還在國家級紅色名村驛前鎮貫橋村及周邊村社開展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青少年教育的調研,為革命老區文化傳承建言獻策。在江山實習基地,地球物理學專業實習小分隊走進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陳鄉北上抗日紀念館,在實地研學中深化對地質“三光榮”精神的理解。

  民生課堂:科技創新與基層需求精準對接

東華理工大學創新暑期思政教育模式:紅色鑄魂、科技惠民、科普潤心_fororder_圖片2

探測現場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該學院長期深耕工程地質災害探測、堤壩隱患精細探測等技術創新研究,並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動的實踐育人課堂。學院特別組建“科技防汛小分隊”,通過真實的一線防汛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專業認知、錘鍊實戰能力。這支由師生組成的專業團隊攜帶自主研發的探測設備,先後轉戰宜春市宜豐縣和南昌市南昌縣兩地,開展了一系列高強度的技術服務工作。在宜豐縣芳溪鎮下屋村,隊員們頂著酷暑對峽井壩山塘、山崗口水庫、山陂水庫等重點堤壩進行了長達600米的“CT”式精細掃描;在南昌縣,他們連夜開展重要交通幹道應急保通檢測工作,精準定位地下隱患點。兩次任務均高效完成,為政府搶險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這種“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實踐模式,既檢驗了科研成果轉化成效,更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科技服務民生的價值內涵。

  科普課堂:專業智慧與社會治理創新融合

東華理工大學創新暑期思政教育模式:紅色鑄魂、科技惠民、科普潤心_fororder_圖片3

團隊打造“防災減災移動課堂” 供圖 東華理工大學

  該學院“防災減災科普小分隊”創新採用“遊戲化教學+入戶服務”雙模式,在廣昌縣開展系列特色科普活動,讓專業安全知識“活起來”“用起來”。在塘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團隊原創的“安全大富翁”遊戲棋盤成為科普亮點,通過擲骰闖關遊戲傳授防溺水知識,孩子們在歡笑中掌握自救技能。另一組化身“安全衛士”,免費為30余戶村民更換安全插座,並現場教學用電常識。這種“專業支撐+創新傳播+長效賦能”的科普實踐,既讓專業知識走出實驗室、走進百姓家,又讓青年學子在為民服務中深化專業認同,實現了知行合一的育人實效。(文 姚金奎 徐佳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