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我的大棚今年扭虧為盈有希望了!”江西靖安縣雙溪鎮農戶胡志華欣喜地向一群大學生道謝。
一個多月前,胡志華種植園的番茄頻遭病害侵襲,植株大面積枯死,導致其持續虧損。恰好來到雙溪鎮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華東交通大學“火車頭”世紀英才1班社會實踐隊得知這一情況後,隨即前往胡志華的種植園“問診”。“這樣的情況有多久了?”“作物一般有什麼表現?”到達種植園後,實踐隊隊員馬上展開調研,通過觀察植株、葉片、土壤等,在“望聞問切”中詳細了解番茄種植現狀及當前面臨的困難。
經過細緻“問診”,實踐隊初步判斷,番茄植株正遭受毒蛾等病蟲害和枯葉病等細菌性植物疾病的侵害。隊員們細心採集病害植株樣本,代為送至專業機構檢查。在確診病害係番茄細菌性枯萎病與毒蛾幼蟲侵害疊加所致後,團隊迅速制定“生物防治+科學管理”的綜合解決方案。一個月後,實踐隊偕同校“益番豐順”科研團隊骨幹成員重返胡志華的番茄種植園,帶來“助農處方”——高效低毒生物農藥,以精準控制毒蛾蟲口密度。
“益番豐順”團隊技術負責人程梓晨結合現場情況與成本核算,提出韭菜兼作的創新防蟲模式,通過韭菜防治阻隔番茄蟲害。
看著在園子裏忙碌的青年學子,胡志華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團隊將與農戶建立長期聯繫,通過線上平臺提供實時技術諮詢,推動科研成果持續惠農。”實踐隊隊員、“益番豐順”團隊負責人王瀚博在現場補充指導時,還提醒胡志華要持續監測作物生長情況。
從校園到大棚,從書本到實踐,這場持續一個月的“問診”,不僅幫農戶解決了實際問題,更生動詮釋了知識的力量。未來,實踐隊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暢通訴求反映通道,第一時間將調研實情與農民心聲向上傳遞,凝聚社會合力紓解難題,以務實行動回應鄉親們急難愁盼,為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王瀚博、王洪彬、劉冉、薛貴生、溫慧、靳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