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通訊員鐘根佐、宮濟鴻、饒燕玲、卞芳、謝曉輝)作為一所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2024年以來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緊扣“系統性、閉環式、前置化”理念,創新推出“管、建、查、治、宣”五步舉措,並配套“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復盤立案”兩案機制,構建起“五步兩案”平安校園新範式。
“五步兩案”平安校園建設新範式
“五步”舉措——“管、建、查、治、宣”綜合施策提升治理水準
“管”字為先。該校在加強對安全保衛隊、輔導員等隊伍建設的同時,整合學生隊伍,成立了大學生“志警”服務小隊、大學生事務中心安全應急小隊、大學生網評員小隊等三支隊伍,並建立了“校-院-班-寢”四級網格員的管理聯絡網,組建了“人防網”,校園安全管理實現了“管理學生”到“學生自主管理”的轉變,真正做到“師生共治”。“建”字固本。該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精準把“脈”,構建重點關注學生“信息臺賬”,分類研判,實施個體心理諮詢、日常幫扶、談心交流等,校心理中心統籌,輔導員、專職教師、院繫領導多方聯動,實時更新、銷號管理,2025年春季已成功化解風險個案7例。該校通過“四級風格員”的動態排查,建立學生人際關係“矛盾臺賬”,採取動態跟進、分級干預、精準施策、閉環處置的措施,累計登記9起,全部在規定時限內“案結事了”。“查”字發力。“查”是校園管理的關鍵抓手,該校雙線發力推進“護心”“護安”工作。一是“護心”查情,育心育德並進。每學期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測評,構建“測-談-篩-檔-跟-饋-幹”閉環機制,融入課程與活動,精準把握學生心理,實現“育心”“育德”協同共進,守護學生心理健康。二是“護安”查患,部門聯動除險。學工處與後勤保障處統籌,每月開展宿舍隱患、矛盾及社團意識形態專項排查,關鍵節點巡邏200余次,有輿情現場多部門聯動閉環處理,將風險化解在萌芽,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治”字攻堅。根據時代特點和學生特點,該校建立了跨部門、跨渠道的“農商回音壁”:團支書(班長)QQ群、公眾號“農商學聲”板塊、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四線合一,多部門入駐平臺,學生訴求直達責任部門,現場協同治理,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平均處理時長由原來的幾天或一週縮短至10分鐘內響應、1天以內處理完。“宣”字增效。“宣”字為校園安全宣傳注入強勁動力,通過整合資源、創新形式,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宣傳體系,尤其以“課前兩分鐘”微教育系統為亮點,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安全意識。線上:“雲”端發力,織密安全宣傳“信息網”。利用官方公眾號、“農商青年”官微推送防詐、消防等安全知識、預警與案例,強化學生安全責任意識,還打通教務平臺搭建“課前兩分鐘”微教育系統,學工、教學、信息化等部門協作精準投放至教室,課前自動播放且不影響授課,約2分鐘視頻結合熱點以幽默形式演繹“反詐”、安全教育內容。自2024年11月啟用已播放2.6萬多次,平均每週1600余次;線下:“地”面深耕,築牢安全教育“實踐基礎”。通過主題講座、開學第一課等形式開展平安校園宣傳30余場,線上線下聯動形成宣傳大格局。
“兩案”托底——“應急預案+復盤立案”形成長效機制
應急預案築基:“N+1”預案體系精準護航平安校園。該校聚焦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精細化提升,構建“N+1”應急預案管理體系。“N”即圍繞學生心理危機、消防安全穩定等核心領域,制定《學生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實施細則》《學工處安全穩定工作方案》等N項全校性安全制度;“1”為協同各二級學院,結合學科特色與學生實際,量身定制《學院應急處置流程》等個性化方案,實現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執行的全方位覆蓋,細化20余項突發事件處置流程,為平安校園建設築牢制度根基。
復盤立案賦能:“1+4”復盤立案提升應急響應效能。該校創新建立“1+4”復盤立案機制,以系統性分析為核心,聚焦已結案案例處置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流程、人物、事項“4個關鍵要素”,通過總結會、交流會、分享會等形式深度剖析。累計開展復盤分析30余次,提煉總結經驗50余條,優化應急預案10余處,實現“處置一案、規範一類、提升一片”,應急處置響應效率提升30%,有力推動平安校園建設工作邁向系統化、全局化新高度。
在師生共同努力下,該校實現安全事件同比下降43%,重大安全事故“零發生”;學生心理危機及時干預率100%,極端事件“零發生”;學生訴求10分鐘內響應、1天以內妥善處理;校園訴求辦結率100%,學生滿意度達96.4%;安全教育全員覆蓋。師生安全知識測評優秀率由62%提升至89%。未來,該校將在實踐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五步兩案”細則,匯集師生合力,建設更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