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景德鎮樂平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內,來自塔山街道的村民王金英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正努力適應她的新假肢。“十幾年了,終於能更穩當、更舒適地走路了!”儘管步伐仍有些蹣跚,但她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這溫暖的一幕,正是該中心為殘疾人提供輔助器具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
1990年出生的王金英,在15歲時因高壓電事故導致左腿膝關節以上截肢。她和丈夫同為殘疾人,卻始終堅強面對生活。夫妻二人育有兩個兒子,一個13歲,一個11歲。儘管享有低保政策,但為維持家庭日常和孩子的學習開支,他們常年在浙江等地務工——丈夫從事服裝加工,王金英則靠打零工補貼家用。多年來,左腿舊假肢已嚴重磨損,給她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樂平市殘聯在精準摸排篩查中了解到王金英的情況後,主動與她取得聯繫,將其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安排入駐該中心的專業假肢適配服務機構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新假肢,從取樣、建模到試穿、調試,該公司專業服務人員全程精心、貼心服務,確保假肢舒適度和適用性更好。
“這不僅是一次免費的輔具適配,更是一次重新點燃家庭希望的工程。我們特別關注像王金英這樣的困難殘疾人家庭,她們既要克服自身不便,又要承擔家庭重擔。通過我們的精準康復服務,從而減輕她們的生活負擔,提升她們的生活品質和對生活的自信”。樂平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胡樂保誠懇地説道。
而對於王金英而言,新的假肢意味著更多可能:“以前站久了就容易疲勞和痛,現在能更穩定地、更快地走路,説不定能給其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和崗位。”
據悉,樂平市殘聯始終堅持以服務殘疾人為導向,依託樂平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為全市殘疾人提供輔具展示體驗、輔具適配、輔具共享、輔具使用指導和定期跟蹤回訪等一站式服務。僅今年以來,該中心已為600多名殘疾人提供了免費輔具適配服務。假肢撐起的不僅是殘疾人的身體,更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該中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全市殘疾人群體感受到政府和社會的溫度與關懷。(文/圖 朱定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