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緊密圍繞婦女兒童健康需求,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創新推出“四共四構建”工作模式,將縣人民醫院婦科産科資源整體整合至縣婦幼保健院。整合一年來,不僅實現了“臨床救治+保健服務”的深度融合,更構建起全週期、高品質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相關經驗先後在省、市有關會議作典型交流,成為縣域婦幼資源優化配置的鮮活樣本。
體系“共商” 頂層設計定方向
為避免資源整合流於形式,崇義縣從頂層設計入手,構建“三位一體”推進機制。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醫共體管委會,將婦幼資源整合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改革臺賬,每月召開專題會議協調推進。
整合工作嚴格落實“三不變、三不得”要求,即婦幼保健機構獨立法人資格、財政投入政策、防治結合功能定位不變;不得變相取消機構、削弱實力、弱化管理職責。2024年5月印發實施方案,明確縣人民醫院“主攻危急重症”、縣婦保院“做強婦幼保健”的錯位發展定位。2024年8月1日完成人員、設備、技術全要素整合,同步保留縣人民醫院婦産科門診,由縣婦保院派駐骨幹輪診,確保群眾就醫“不斷檔”。
政府主導、政策護航、精準施策的模式,為整合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源“共建” 人才技術擰成繩
“以前3個人輪班守住院部,連軸轉是常態,現在9人團隊分工協作,複雜手術也能從容應對。”原縣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的話,道出了隊伍融合的顯著變化。整合前,縣人民醫院婦産科住院部4名醫生面臨“一人懷孕、三人扛崗”的困境,通過“三措並舉”,該縣實現人才技術“1+1>2”。
一是保留原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副主任職級待遇,按照“專業匹配、人崗相適”原則統籌調配醫護人員,組建涵蓋臨床診療、婦幼保健、應急急救的複合型團隊。
二是建立跨機構會診、危急重症轉診、緊急用血聯動制度,將青春期保健和更年期保健等4個門診由“兼職坐診”改為“專科專診”,服務響應速度提升45%。
三是全年選派5名骨幹赴省、市級醫院進修學習,邀請市級專家開展手術帶教10場次、學術講座10次,三四級手術佔比同比提升25.96%。
如今,縣婦保院既傳承了縣人民醫院的危重症救治“硬功夫”,又延續了自身的婦幼保健“專業優勢”,技術實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科室“共融” 服務鏈條無縫接
“從孕前檢查到産後康復,不用換地方、不用重復排隊,省心又省力!”剛完成産後42天復查的李女士,對“一站式”服務讚不絕口。整合後,該縣打破科室壁壘,重構全週期服務鏈條。
建立“婚前保健—孕前指導—孕期監護—安全分娩—産後康復—兒童保健”生育全程服務制度和流程,高危孕産婦篩查率達100%,專案管理規範率100%,産後隨訪率提升至96.76%。
推動中醫藥與婦幼健康深度融合,將中醫適宜技術應用在婦女康復、兒童康復、嬰幼兒照護等方面,開設中醫婦科、小兒推拿等特色門診,中醫門診診療人次佔比達12.4%,非藥物治療同比增長23.21%,中醫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84%。
在6個鄉鎮衛生院設立“婦幼健康服務站”,由縣婦保院派駐醫生與基層醫師聯合坐診,實現“保健問題基層管、疑難問題縣裏治”的分級診療格局。
流程優化、內涵拓展、上下聯動的服務模式,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整合帶來的便利。
服務“共享” 改革成效惠民生
2025年8月21日,一名前置胎盤大出血孕婦被緊急送醫,整合後的婦産科團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15分鐘內通過緊急剖宮産取出胎兒,母子平安脫險。這是該縣急救能力提升的生動縮影。整合一年來,核心指標持續向好。
在全縣出生人口下降的背景下,縣婦保院婦産科門急診人次、住院人次分別同比增長36.07%、37.68%,腹腔鏡、宮腔鏡手術分別增長121%、74.58%,DRG排名同比前進4位。
通過優化診療流程、強化成本精細化管理,門診、住院次均費用分別下降4.39%、20.66%,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同時,完善醫護人員績效考核體系,保障隊伍薪酬待遇合理增長,醫護人員職業認同感和團隊凝聚力顯著增強,患者滿意度達95%以上。
“醫療資源整合是一場‘持久戰’,既要立足當下解難題,更要著眼長遠謀發展。”崇義縣衛健委主任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四共”機制,通過技術補短板、服務提品質、改革破瓶頸,全力打造縣域婦幼健康服務樣板,讓改革紅利更多惠及婦女兒童。(文 衛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