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江西全省工業強省推進大會在贛州召開 葉建春主持
2025-09-18 09:31:05來源:江西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尹弘在全省工業強省推進大會上強調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為現代化江西建設厚植産業基礎 葉建春主持

  9月17日,全省工業強省推進大會在贛州召開。省委書記尹弘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錨定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扭住現代化産業體系這個關鍵支撐,持續深化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做大做強重點優勢産業集群,積極拓展産業發展新賽道,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為現代化江西建設厚植産業基礎。

  省長葉建春主持,省領導李紅軍、任珠峰、黃喜忠、陳敏、朱斌、陳俊卿出席。夏文勇通報工業強省建設及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産業集群發展等情況。

  尹弘指出,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緊緊扭住工業強省戰略不動搖,深入實施“1269”行動計劃,全面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發展總體呈現規模擴大、品質提升、增速較快、貢獻突出的良好態勢。“十五五”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推進現代化江西建設,工業的主導地位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工業的優勢作用只能放大、不能縮小,必須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強壯工業“筋骨”、挺起工業“脊梁”。

  尹弘強調,數字化是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大趨勢,要聚焦擴面增效,深入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全力推動鏈群共轉,精心實施新一輪數轉計劃,加快建設“1+N”産業大腦體系,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夯實算力和數據底座,完善數轉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引進專業服務商,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不斷提升産業發展質效。集群發展是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顯著特點,要強化鏈式思維,加快産業集群提能升級發展。優化集群空間佈局,分區域、分行業繪製全省産業集群發展圖譜,發揮開發區主戰場、主平臺作用,大力培育和引進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充分用好省現代産業引導基金,不斷提升鏈式招商水準,標準化體系化推進産業集群建設。新賽道是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戰略支點,要找準培育路徑,因地制宜拓展産業新賽道。突出重大項目帶動,著力保障重點項目實施,注重應用場景牽引,引導各類主體參與場景建設,強化中試服務支撐,積極佈局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大力推廣“中試+投資+孵化”運營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産業新賽道。産業生態是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要增強服務意識,全力打造良好産業發展生態。強化生産要素保障,加強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綜合配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提升幹部能力本領,加快構建環境好、服務優、配套齊的産業生態體系,著力把江西打造成為企業競相匯聚的發展高地。

  尹弘強調,全省各地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緊緊圍繞“十四五”收官,突出抓好重大産業項目建設,持續鞏固工業發展良好態勢;要聚焦“十五五”發展,找準産業發展定位,研究確定切合本地實際的發展目標,更好發揮工業支柱作用。省直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完善政策措施,強化保障支撐,及時發現和解決工業發展中的問題。廣大企業家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苦練內功、強化創新,以優質的産品、過硬的技術搶佔市場、做強企業,齊心協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葉建春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在穩定工業經濟運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工業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頂梁柱”作用,著力穩産業、穩企業、穩園區、穩市場、穩預期,搶抓發展機遇,鞏固和增強增長態勢。要在優化存量做強增量上下功夫,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由“企業單轉”向“鏈群共轉”轉變,以“六個一”集群生態建設為抓手,精心組織實施好産業集群提能升級計劃,“一群一策”繪製好集群發展圖譜,因地制宜開闢産業新賽道,為工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持續有力支撐。要在優化工業發展環境上下功夫,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化融合,加快構建“需求從企業中來、成果到企業中去”的産學研用閉環、從前沿研究到産品開發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互促共進,堅持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協同發力,增強服務意識,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尹弘、葉建春等聽取了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階段性成果彙報;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贛州市工業企業;贛州市、鷹潭市、修水縣、南昌高新區和吉安市電子信息研究院、晶科能源公司分別作了發言。(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